明朝百姓对父母的称呼

2025-02-25 23:51: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称法很多,根据不同场合。

称自己的父母,作为第二人称时,就是面对面的称呼,最常用的就是“爹、娘”,尊称时用“父亲、母亲”,特别场合要称“父亲大人,母亲大人”。

作为第三人称时,就是与不是自己家的人说话时提到自己的父母,称“家父、家母”。
面对面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就用平常的社会性尊称。而作为第三人称时,要尊称“令尊、令堂”。

另外上层人物与普通百姓在称呼时又有不同。

总之各种特定场合下的称法很多,我这里不能全部罗列,但是决不能混淆乱叫,这是基本的社会礼仪,称错了别人还以为你在骂人,或者认为你连基本的礼教都不懂,难登大雅之堂。
具体的建议你多看看明朝时期的市井小说,否则写不出好的作品。

回答2:

在仕宦家族中,儿女称呼父母为“老爷”、“奶奶”。汤显祖《还魂记》内游园一出,杜丽娘云:“这般景致,俺老爷奶奶再不题起。”即可为例。在松江,士大夫年未四十,即称“老翁”。奶奶年未三十,即称“太太”。可见,在江南,儿女又称父母为“老翁”、“太太”。

出处:《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陈宝良著

回答3:

记得上次看鉴宝那个节目说清朝的时候康熙叫大臣的父母就是爹娘的,要不就是父母。。。

回答4:

是父母

回答5:

恩 应该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