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热
能
烧杯里面有冰,然后放入食盐,试验的放入会让冰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是一个非常吸热地反应,如果不考虑冰点变化的影响和室温的影响,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烧杯里面有多少冰变成水,试管里面就有多少水变成冰(实际损耗很多)
因为冰点降低,所以,烧杯里面只要有冰和水,那么冰水混合物的问题肯定低于0度,这说明在试管里面完全冻冰之前,热量传输一只会进行下去
2) 让食盐放入装有冰的烧杯内,食盐会另水的冰点下降,造成冰的融化。冰的融化需要吸收热量,而试管里面是常温的水,温度远远高于烧杯的温度。这样热量就会源源不断的从试管传向烧杯。热量的传输只有当烧杯和试管的温度一致才会停止,这样只要烧杯有足够的冰存在,那么试管里面的水都会变成冰的。
3) 食盐水比一般水的冰点低,这是物理常识
比如海水不容易结冰,比如冬天为了防止路面结冰撒盐。
这个的具体机理和化学无关,基本上是分子运动论的范畴,具体的机理可能是水分子中混入钠离子,氯离子以后,改变了分子热运动的强度。
物质的溶解都存在两个过程:溶质分子(离子)的扩散和水合分子(水合离子)的形成.
扩散过程吸收能量,水合分子形成过程放出能量.
当吸收大于放出,溶液体系温度降低.如:NH4NO3的溶解
当放出大于吸收,溶液体系温度升高.如:浓H2SO4的溶解
你所说的现象应该是NH4NO3一类的溶解,溶液温度可降到零度以下,所以水可以结冰
初中化学-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