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学院的简介,历史,以及历任校长。

2025-02-25 12:50: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是位于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该校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

建筑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下设的专业分别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欧洲城市规划,媒体建筑等专业。根据CHE显示该学院下的建筑设计专业知名度甚高。

媒体学院: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媒体学院,欧洲首屈一指的媒体与设计教育机构。下设的专业分别是:媒体设计,媒体信息,媒体文化,媒体管理等专业。根据CHE及FOCUS显示该学院下的媒体设计专业知名度甚高。

造型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造型与设计学院之一。下设的专业分别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公共空间艺术,自由艺术等专业。根据FOCUS显示该学院下的产品设计专业知名度较高。

土木学院:与建筑学院协同工作。下设的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

学校历史:

该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860年的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Großherzoglich-Saechsische Kunstschule),1919年该校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

由于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的迫害而辞职,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压制,但仍有部分坚定的包豪斯推动者留在了德国。

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被德国政府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历任校长: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919年~1928年)、汉斯·梅耶(1928年~1930)、密斯·凡·德·罗(1930~1933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纳粹政权的压迫下,最终于1933年包豪斯宣布关闭。

扩展资料:

包豪斯是一个宣言,它开创了一个时代。艺术与技术交织,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使得包豪斯呈现出一副丰富多彩的精神面貌。

其中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奠定了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包豪斯”学校注重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并举,通过一系列理性、严格的视觉训练程序,重塑他们观察世界的崭新方式。

同时开设印刷、玻璃绘画、金属、家具细木、织造、摄影、壁画、舞台、书籍装订、陶艺、建筑、策展等13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培养学生精准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传统的学院派看来是十分另类的,但它后来却几乎成为全世界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的通用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豪斯

回答2:

包豪斯的全称是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4月1日,于1933年被迫关闭。包豪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919年—1924年,魏玛时期的包豪斯。由格罗佩斯任第一任校长实行艺术家与手工匠师分授课业,创造了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式。

1925年—1930年,德索时期的包豪斯,全盛时期的包豪斯,实现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设计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更加完善。

1931年—1933年,柏林时期的包豪斯,米斯任校长,包豪斯的重点转向建筑教育,不久就受到法西斯的迫害与查封。

意义影响:
首先,它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对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基础。
其次,就其成果来讲,它培养出的杰出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将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第三,在所有影响中,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被认为是意义最为深远的。基础课程的设置使设计摆脱了 对于美术学院的依赖,设计教育变得自的一体。
再次,包豪斯也根本改变了对于设计教育方针的理解,不是培养懂技术的艺术人才,或是懂艺术的技术人才,而是培养有创造力和设计观念的人,包豪斯比其他早期学校更能体现现代教育的本领。
包豪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现代主义设计精神,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代名词。

纯属手打,没有复制,这是我们设计概论的必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