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更需要满足。
还记得第一次看《舌尖上的中国》,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一对在北京生活的夫妻,因对超大城市中无法回避的工作压力,和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快节奏生活渐渐厌倦,两人决定在一起辞掉工作之后迁居几千里之外的云南乡下。
享受田园中闲适散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与邻里闲话家常、共炊共食的生活。那时的我还刚刚毕业不到一年,虽然做着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但在二线城市相对安逸的生活让我无法理解这对夫妻的决定为何如此极端。
从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直接搬到偏远地区的乡村去,在我眼里,这便属于典型的精神追求事例,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可以让人做出旁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当事者本人却能够充分享受这些行为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感,这种感觉可以胜过大多数物质刺激给内心带来的积极影响。
精神鼓励对精神追求者的意志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但尽管如此,在仅仅追求精神愉悦的路上一样会碰到很多艰难和障碍,而且这些障碍对一个人的消极影响甚至比物质上的匮乏让人更加无法接受。
生活和现实,对于一个社会人永远是无法逃避的,而精神理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这是精神而非物质世界就会不一样,遇到各种阻碍和问题时,也会觉得迷茫、困惑、怀疑,特别是与理想的情况产生巨大差距的时候,无助感会突飞猛进地占据整个思绪。
但是当一个人完成了精神层面的突破后,那种巨大的正面情绪和满足感是多少物质都带不来的,精神能让人上进,是催动人前进的根本,没有了精神上的加持,就无法找到那个让自己的幸福感最大化的点,所以说,精神是更需要满足的。
我觉得是物质吧。因为物质是生活的基础,如果物质得不到满足,那精神是不会得到满足的,生活都没有体验感了,就不快乐了。
我觉得精神更需要满足感,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最重要的,如果精神都不能得到满足,那有物质也没用。
我认为精神更需要满足,当一个人只有物质得到满足而精神一片虚无的时候,整个人都会是空洞的。
精神上更需要满足感,精神上的满足感是真实的、可靠的,物质上的满足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