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一词是指各种感染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脊髓炎症,由放射性损害、中毒、血管病、代谢病、营养障碍各种变性所引起的脊髓损害称为脊髓病。下面介绍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本病以肢体瘫痪、麻木,排尿障碍为主要表现,临证时首先应辨明虚实,一般初期多为实证,可见发热、咽痛等,继之出现肢体痿软无力,或肌肤麻木不仁,或小便不通。后期多为虚证,可见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肌肤干燥,麻木,遗尿等症。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气虚血滞 主证:肢体瘫痪,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遗尿或小便不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分析:本证属虚中挟实,见于病程偏长者。病久正气受损,气虚则不能运血,血行不畅,痹阻脉络,筋脉失养,则见肢体痿废不用。病及膀胱,气化失司,故见遗尿或小便不通。
2.湿热内盛 主证:身热不扬,嗜卧懒言,胸脘痞满,肢体痿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刺痛、瘙痒,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分析:本证由外感温热邪毒,邪蕴脾胃所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热交阻,故见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湿热内蕴,气血不畅,络脉痹阻,故见肢体痿弱无力。气血不能温煦濡养,故见肌肤麻木或顽痒或刺痛。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或癃闭不通。
3. 邪郁肺卫 主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疾病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痿弱,呛咳,吞咽困难,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本证由温热邪毒,侵犯肺卫所致。热郁肺卫,故见发热、咽痛。肺主气而朝百脉,邪热伤肺,肺热津伤,肌肤失润,故见肌肤麻木不仁。筋脉失养,故见肢体无力,瘫痪。肺气闭郁,聚液为痰,阻于气道,故见呛咳、吞咽困难。
脊髓炎发病的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脊髓内部长时间受炎性浸润时间过长,脊髓神经功能紊乱,不能有效地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一般的治疗,急性期内多是激素冲击疗法,待病情稳定后,激素疗法慢慢停掉,要进行康复训练,提升自己的抗病能力.至于现在,首先,坚持锻炼。特别是腿部肌肉锻炼。锻炼不一定能好,但是不锻炼一定不能好。每天都走走,先扶墙,慢慢来,但是也别勉强,适可而止,重在坚持。其次,注意护理。因为肢体瘫痪,整天躺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臀部很容易发生褥疮,还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需要良好的护理。应经常帮助病人翻身,保持被褥清洁、柔软。如果有排尿障碍,需给予导尿,最好是保留导尿。再次,体疗和针灸对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很有帮助,你们可以对瘫痪肢体作一些按摩、被动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最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们要有信心和耐心。
(1)湿热浸淫(脊髓休克期)【主症】低热,肢体瘫痪,筋脉迟缓(迟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麻木不仁、感觉消失,皮肤干燥,无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舌尖边红,舌苔黄腻,脉滑数。(2)肝肾亏损(恢复期) 【主症】肢体瘫痪,筋脉拘紧,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头晕耳鸣,两腿发热,少汗或无汗,遗尿,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3)肺肾两虚(上升性脊髓炎) 【主症】首先出现下肢瘫痪,迅速向上蔓延,发生四肢瘫痪,呼吸困难,言语低微,心悸唇青,大小便潴留或失禁,舌质淡红或黯,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