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一个企业将要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要最终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一个企业在若干年后歇业的时候核算一次盈亏。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要求及时的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一次性地核算盈亏,资产资本要定期计价,收入利润也要定期核算,以保证资本保持和股利发放,经营者和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也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会计分期有必要存在。就需要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核算和反映,也就是会计分期,并不是由于企业持续经营,才产生了会计分期将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利于分期核算报告,会计分期并不是从属于持续经营的一种技术安排。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
都是时间的界定,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共同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而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没有持续经营,就没有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今天开业 后天关门 都不能持续经营 还怎么谈会计分期的
只有企业持续经营 才能将很长的时间人为的划分若干个较短等距的期间(一个月)才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