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朋友同事之间送礼并不复杂,通常到别人家里串门吃饭,客人一般会先问好主人需要带什么东西,一瓶葡萄酒、一小包水果或者一束鲜花都是普遍的手信,开诚布公,没人会觉得送礼太少而不好意思,主人也不需要因为礼品太重而推却。
美国人办各种喜事时也和中国人一样,互送礼品以表情谊,然而中西文化中对于礼物的看法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国人送礼喜欢包装得漂漂亮亮,也喜欢对方当场打开礼品,而中国人则不好意思在送礼人面前打开礼品;中国人给长辈和小辈送的礼品有不同讲究,美国人则是看场合而不是看辈分送礼;中国人喜好送礼金,美国人则很少送现金,顶多送礼品卡;中国人喜欢送食品和补品,美国人则因为文化多样性,极少送食品,更没有补品这一说;美国人喜欢互赠贺卡,因此以贺卡起家的豪马公司生意做得极大,而中国人觉得贺卡有点小儿科,等等。
美国人最典型的做法,是在喜事之前公开一个礼品单子,单子里从几块钱的小玩意儿到几百元的电器等一一列出,让宾客根据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单子里自选。这样一来送的礼物不会重复,也保证都是主人需要和喜爱的东西。美国各大网站如亚马逊和各大超市都有这样的登记礼品单的服务,客人到超市里打印出礼品单,还能具体告诉你在超市里哪区哪行选购,省时方便,或者直接寄到主人家中。美国人送礼一般还附送礼品收据,如果主人发现礼品不合用,还可以退掉换礼品卡,彻底杜绝了浪费。
结婚生子时,美国人也会收到大量礼品,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新婚夫妇或新父母添置必需品,像尿布和婴儿服装等,新父母都是收到手软。美国人回礼也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会回赠每个客人一张“感谢卡片”,并不会根据礼品的轻重回送东西,而是会等到下次对方办喜事的时候再回礼。虽然没人会觉得这种回礼太轻,但只有口头上的感谢是不够的,人家就是注重这个形式,就像工作面试后的那封感谢email是一定要写的。
美国人送礼成癖,从年头送到年尾,名目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虽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日新月异,但送礼情事却保守传统 30多年前,我在美国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才来洛杉矶半年多,已经在一家电器批发行做事,与我共事的全是老美,总共有二十几个人。 圣诞节的前一天,我如常上班,没想到平时死气沉沉的办公室生气盎然,同事们喧闹嘻笑,没有一个正襟危坐,有捧着礼物四处走动的,有啜着饮料吃着糕饼的,原来大家在开圣诞派对。 我初来乍到,哪见过美国人过节时的热闹场面,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我的办公桌上堆满的同事们送来的礼物。 来而不往非礼也!当时两手空空的我,窘得想挖个地洞一走了之。情急之下,立刻打电话向老爸求救,请他飞车来接我去买礼物。我们在百货公司匆匆转了一圈,不一会儿工夫已选好二十几份礼品,并请服务部的小姐一一包装妥当,然后带回办公室,有样学样给每位同事奉上一份礼物。我虽心疼花了半个月薪水,却物有所值,总算没有让我出“洋相”。 第二年,我学乖了,老早已打点妥当,气定神闲地迎接圣诞节的来临。其实,同事们相互赠送的礼物都是非常普通的:一瓶润肤霜、一双手套、一件小摆设,但是都用礼物纸包装得漂漂亮亮,便是一件现成的圣诞礼物。 美国人过节,礼物满天飞,送礼名单上写得密密麻麻: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儿女的同学朋友、邮差、园丁……举凡所有认识的人,一个都不能漏掉,圣诞节期间送出好几十份礼物,如果件件都是珍品的话,不破产才怪! 当年我所目睹的送礼盛况,不过是冰山一角。美国人送礼成癖,从年头送到年尾,名目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秘书节等等,你来我往送个不亦乐乎。至于平时亲戚朋友间的交际往来,也非礼不行。他们最常送礼的是生日礼物,其他如结婚、出生、毕业、结婚纪念、领洗、退休、升迁、入伙、准新娘的BRIDALSHOWER,准妈妈的BABYSHOWER,诸如此类的喜庆,都送礼如仪,繁文缛节之多,让人咋舌。美国人坦率热情又爱热闹,时常借着相互馈赠来表达情意,提升生活情趣。不过,他们不喜以金钱替代礼物,认为那样没诚意。 虽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国人的送礼情事却保守传统。例如,复活节礼物来来去去都是毛茸茸的小兔子布偶和糖果,不然就是旧酒新瓶的复活节礼物篮(EASTERBASKET);情人节礼物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红心”——红心情人卡、红心气球、红心麦克杯、红心糖果、红心小饰物、红心镜框、捧着红心的泰迪熊……毫无新意却百送不厌,不过,若忘了给情人捎来贺卡和礼物,情人准会翻脸。老美做事一板一眼,包装礼物亦然,情人节礼品必须用红色花纸和红色花球包装,而复活节礼物篮则需系着粉彩丝带和花球,绝对不能张冠李戴,否则贻笑大方。平时送礼,男士的一律采用蓝色花纸和丝带,而女士的通常用粉红色或浅紫色,当真是男女有别啊! 以上所述,并非道听途说,而是后来我和丈夫经营了19年礼品店的经验谈。当年那个被礼物唬得几乎落荒而逃的土包子,已俨然成了“送礼高手”。敝店坐落于一个华洋杂处的小区,奇怪的是,前来购物的顾客80%以上都是美国人,中国人只占少数。 也许是中西方过节文化不同,美国人逢年过节无礼不欢,咱中国人的习俗一向以食品应节,啥节目都欢聚一堂一吃了之,吃最实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