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不答应与英国通商?

2025-04-14 05:49: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们都知道,从明清时期开始,中国就闭关锁国,禁止百姓私自出海,而在1840年因为鸦片战争,清王朝才被迫打开了大门,被迫与外国人进行交易往来。但其实在1793年,也就是清朝乾隆年间,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了中国,请求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但最终被乾隆皇帝拒绝了。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不答应和英国通商呢?一般认为的原因是使者马戛尔尼不愿对乾隆皇帝三跪九拜,所以乾隆皇帝不愿意通商,但其实按照当时英国通商的要求来看,完全是因为要求过分,所以清王朝没有答应。1793年,使者马戛尔尼访华,与清王朝商议通商。据说当时清王朝认为马戛尔尼应该入乡随俗,对乾隆皇帝三跪九拜,但是马戛尔尼只愿意对乾隆皇帝单膝下跪,于是被认为没有礼节,清王朝便拒绝了通商的要求。但其实根据马戛尔尼使团中的总管记载,清王朝对他们并没有礼节不到位的行为,与他们之前想象的很不一样,所以说因为马戛尔尼不下跪就不同意通商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其实,清王朝没有同意通商还是因为英国提出的要求的不合理。根据英国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到有几处和后来因为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相似,所以英国提出的要求算有点无理了,一个独立甚至还有附庸国的国家怎么会答应呢?更何况在当时,清王朝的实力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康乾盛世,不可能愿意屈于外国的。除此之外,当时的清王朝认为中国什么东西都有,为什么要去与其他国家通商呢?不过若是当时与英国通商了,清王朝的制度、器物和思想是不是就不会落后于西方呢?

回答2:

因为当时英国的通商请求十分的不合理,自主度很高,这对于乾隆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而且当时大清国的势力强盛,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回答3:

因为当时清政府满目自大,看不到自身弱点,不虚心向别国学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人们思想落后,没有意识到通商的重要性。

回答4:

因为他觉得中国已经够富有了,不需要进行通商来让自己更加有钱,喜欢稳定发展,所以不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