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运动?
大运动指身体的姿势和由身体大肌肉控制的活动,如: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跑等。正常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大运动发展非常快。民间有说法:三翻七坐八爬周岁走,基本上说出了0-1岁宝宝大运动发展的关键期。
婴儿大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翻身→坐→爬→站→走
2、由近至远:肩→臂→肘→腕→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视物伸臂→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规律,但前后一般也就浮动1-2个月。即使不对宝宝做任何的训练,他也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机能,在发育合适的时间get到新技能,但还是鼓励父母对宝宝进行大运动的训练,这对他更好的掌握技能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毕竟良好的运动基础会使宝宝终身受益。而且,这一定比辅导作业什么的简单多了。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方法
1,帮助小月龄宝宝多做被动操
在1-6个月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做被动操,在两餐之间,宝宝心情好的时候陪他做。
做被动操的好处:
婴儿在1个月后长期坚持每天做婴儿操,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生理机能,提高孩子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孩子动作发展,使小儿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敏,肌肉更发达;同时也可促进孩子神经、心理的发展;长期坚持做婴儿操可使婴儿儿初步的、无意的、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分化为有目的的协调动作,为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2,清醒时候让宝宝多趴着
趴着可以锻炼颈、背、腰肌肉发育,且锻炼全身肌肉协调,从抬头到抬胸都有帮助。儿科医生一般建议,宝宝清醒的时候多趴着。
如果宝宝在2~3个月时还不会抬头,那么考虑一下是不是平时趴的时间不够。
妈妈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然后在前方用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抬头。
还可以让宝宝趴着照镜子,这是宝宝最爱的游戏之一,能提高他对趴的兴趣。
因为宝宝非常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宝宝趴着做游戏,一起趴。
新生宝宝的话,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胸口,这样既锻炼了趴,也提高宝宝的安全感,还可以让宝宝趴在爸爸妈妈的大腿上。
3,走路之前一定要多爬
很多专家也指出,宝宝一生应该爬行800小时,至少也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这将有益于他的一生。而这几百个小时的爬行多数都是完成在1岁前的几个月,一旦他会走了,基本就不愿再爬了。所以,一定一定一定要鼓励宝宝多爬,不要担心他弄脏了衣服和小手,不要担心他累,也不要担心他会受凉,宝宝比你想象中厉害的多。一定不要着急的教他走路,爬的多了,自然会走了。
美国费城儿科研究所的专家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结论表明:父母鼓励宝宝早爬行、多爬行,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它可促使宝宝的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得以加强,并且启迪、开拓了宝宝的智力潜能。
4,不要刻意练习宝宝走路
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都是紧紧抓着家长或者沙发等物体,总是不敢迈出一步,这其实是宝宝在努力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会摔倒,是在逐步发展自己的平衡。但是如果是家长直接拎着宝宝学走路,反而会让宝宝失去很多独自思考和锻炼的机会,导致平衡发展得不够充分,日后也容易出现摔跤等情况。
大运动训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
大运动先发展,然后带动精细动作的发展。
例如:当宝宝能够抬起手臂时(大运动),他才能将小手举到自己眼前,然后转动手部或玩自己的手指(精细动作)。同样的,当宝宝能够舒展四肢并活动时(大运动),小手才能扶着小脚丫,将脚趾头送进嘴里尝一尝(精细动作)。
一,促进大脑发育。
既然精细动作是由脑来决定的,那么脑的成长是靠什么的?靠运动。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增多大脑毛细血管数量,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永久链接,提高儿童身体调节、平衡、反应、灵敏度、运动技巧、大小肌肉的发育水平。
0~6周岁的孩子,运动对大脑的刺激和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孩子跑来跑去算不算运动?这不叫运动,叫好动。真正的运动是有利于促进大脑的发育,有利于手眼脑,身体及各部分协调,这才叫运动。
二、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大运动的训练能提高个体的机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差,所以更加需要从运动方面着手,解决孩子基础性的问题。
三、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
一些儿童的语言能力差,甚至是无语言,或只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字词。对这样的孩子只做单一的语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语言器官的发育,呼吸及气息的运用,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影响等等。
台湾的一位教授说过:强烈的跳跃运动会刺激大脑的运动语言中枢,对脑的发育和对语言的发育帮助都很大。有些孩子语言发育不好,是因为脑对口腔的控制能力还不够,可以通过运动刺激孩子的运动语言中枢,让语言发育变得更好。
大运动训练在家如何练习
1,拍球
拍球作为幼儿园必须过关的项目,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孩子的拍球?因为拍球有益于手眼脑的协调,而且拍球也是个大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发育。
拍球分解为几个步骤去做:
第一阶段:掉下来、接住。
第二阶段:掉下来、拍打。
第三阶段:拍球。
这里说的拍球是指,由大人先辅助,拿着球,上下移动,告诉孩子,球上去的时候拍打,模拟球的弹跳,让孩子去拍。假装孩子拍下来的时候球往下掉,形成这样的动作,不停地练习。要去孩子掌心拍在球当中,眼睛对着球拍,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拍球了。
熟练了还可以练习定点拍球,既是运动,又是一个训练注意力的很好方式。人站着不动,眼睛盯着球,手眼脑需要配合得很好。
2,跳绳
跳绳也是幼儿园要求达标的项目,对于手脚脑身体配合要求很高。
跳绳可以分解为几个步骤,千万不要教孩子把绳子一拿过来就甩,因为一甩就容易勾到脚,孩子跳不过去就会被勾到,自信心就会受打击。
学习跳绳的分解步骤:
第一阶段:练习跳跃。
第二阶段:练习甩绳。
如果甩绳不会,导致交叉,那怎么跳绳呢?将一根绳子,要么把中间剪断,要么用两根绳子。绳子一定要在身体两侧过去,不要甩到中间。
第三阶段:保持绳子断开,一边甩绳一边跳。
第四阶段:真正用绳子开始跳。
一步一步来,慢慢甩,慢慢跳。
第五阶段:练习跳绳。
跳绳是对身体协调要求很高的项目,按照这几个步骤练习,孩子就会学会跳绳的。
3,走直线
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开始时可以让孩子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然后逐渐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注意:
1.家长起初可以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也要注意前方的路;
3.等孩子熟练之后,家长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在这里提示,孩子的脚一定是脚前尖对着脚后跟的走,两个脚之间不要有空隙,一定要脚前尖对脚后跟,不然没有效果的,平时在外面玩可以走马路牙子也可以锻炼的。
这样的走线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平衡感不好的孩子会好动,会在不停的跑动中去寻求平衡。平衡练好了,孩子就不会好动,以后的注意力也会集中。
以上3种训练方法是我们参加翁老师的21天儿童能力训练当中练习过的,大运动发展是儿童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能力,因此妈妈们在家中要从小月龄宝宝开始,进行抬头、翻身、爬行训练。
对于大龄儿童,由于每个孩子年龄不同,运动能力也不尽相同,要注意从简单到难度,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运动能力弱,我们可以让他每天都做一些体育训练。比如从小就可以带他晨走,或者爬山等训练量可能不算大的训练,这样可以培养他运动的习惯。后面再慢慢加大运动量,例如跑步,跳绳打球等,这样让他真正爱上运动,从而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
孩子的运动能力如果很弱的话,平时应该带孩子多去进行户外运动,比如说跑步,跳绳打篮球,这样的运动都能够很好的去训练孩子,让孩子身体变得很强壮。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好动,有的就很安静。要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就要保证孩子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陪他玩喜欢的游戏。
因为孩子不喜欢运动,所以身体状况不好,应该让孩子每天进行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