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2、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
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
3、蒿里行
两汉: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
关东的诸州郡将领,都起兵讨伐董卓及其党羽这些残暴的人。本来期望各路将领在孟津会合,同心讨伐长安董卓。结果各有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权势、财利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战士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百姓也因此死伤无数。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
4、忆秦娥·烧灯节
宋代: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译文
邓剡在上元节客散后怀念起往事,作一首《忆秦娥》词赠予我,我读过之后顿感凄凉,便按照原韵和了一首,不禁觉得非常悲痛。
过去每逢元宵,成千上万的朝京士女,拥进城里观灯闹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掳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复存在,进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断绝,有的只是满天风雪。
刚才还是盛极一时,文恬武嬉,载歌载舞,极尽奢靡,转眼便成凄凉瓦砾焦土。唯有当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着人间,照着流泪的蜡烛,照着大家已经花白的头发。
5、金陵三首
唐代: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译文
晋家朝廷南迁长江,金陵就是当时的首都——长安。地势有帝王之气,山水则虎踞龙蟠。
金陵空自壮观,长江亦非天堑。酒醉回船归家去,口吟吴歌独自欢。
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东晋在这里建都,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
东晋终于灭亡,宫殿被荒草湮灭。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
魏晋六代,兴衰迭起,我且痛饮三杯,为金陵高歌一曲。这里的宫殿不比长安的少,四周山峦围城,比洛阳的山更多。古殿傍边吴王种植的花草,深深宫院里美女穿戴着的晋朝样式的绮罗绸缎的服装。都随着人事变换而消失,就像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回。
《乌衣巷》刘禹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山坡羊•骊山怀古》元 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