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原本是郓城县押司,自小深受封建儒学教育,一腔正义,一心报国。然而无奈由于朝廷奸邪当道,宋江饱受排挤。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这点在“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中可见一斑。梁山泊好汉除暴安良,纪律严明,深得民心。然而在组织及带领梁山107名好汉替天行道一段时间之后,宋江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难道真的一直和朝廷对立吗?长此下去,难免会有王寇之争。由于深受封建儒学教育,宋江并不愿意也不敢长时间和朝廷为敌,所谓一朝为臣民,不得叛逆。以及思图报国。从现实的角度讲,宋江带领下的梁山泊也并不想与朝廷为敌,只是奸邪当道,官逼民反,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乎,招安似乎成了梁山泊好汉的必然结果。
然而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既然明知朝廷蔡京、高俅、童惯等奸邪当道,排斥异己,招安之后与之有过节的宋江等人又如何能安好?事实不是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招安之后,宋江等人任命仍受排挤,还差点被冠以拥兵自重之赚疑。直到被派平判方腊,方有立足之地。方腊是打下来了,可梁山泊好汉十去七八。不亦悲壮。可仍不得善终,宋江、卢俊义最后还是死于奸臣的陷害。何等凄凉。
宋江心不心痛,当然心痛。然而用他的话说这是大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换成吾等是小民,只想安稳生活与工作,何等大义谈不上。再说在那朝代,君主无能,奸邪当道,民不寮生。朝廷之中正义何在。本来依靠自己已经实现了自由,亦得以除暴安良。从历史的意义上说,一个朝代既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朝流,等待的只有新的力量来推翻它,实现改朝换代。可宋江却还是要走回头路。落了个悲惨下场。
从企业等利益集团的角度讲,宋江的战略选择是错误的,至少所谓的“大义”也许是一个争议。试问当时的朝廷否能够代表“大义”。再试问读者一句:如若你是宋江,又如何选择?事实证明这种不符合历史潮流的理想最终总是会走向破灭。
宋江在谋求招安的过程中,私心太重,不择手段!
从吴用就可以看得出,招安之前吴用是支持宋江,但是招安完宋江官服加身之后,j就利令智昏了.吴用开始后悔了。征战过程中吴用看见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叹息连连,对封官赐爵已然心灰意冷。
宋江没有半点悔意,一副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的架势。
后来喝了毒酒后,骗李逵一起喝下,主要是担心李逵反了,坏了他费这么大力争取到的身份名节,功亏一篑。
宋江搞招安更多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梁山众多兄弟是他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