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学习效率是由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方来决定的。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因为他对生物学就没要入门,即对生物学就没有一点感性认识,怎么会产生兴趣呢?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入门。用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引导他们对生物学有所认识,然后在有一定的基础之上才会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了解多了才会有兴趣产生。部分学生是学习方法不正确,我认为学习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熟读课本,识记一些课本中关键的词语,这样才能熟悉基础知识,能够用专业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基本模式是“提纲引导——学生自学——反馈及指导。全过程是:
1、教师精心备课,将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这些问题称为自学提纲。
2、上课时将自学提纲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占用课堂一半的时间。
3、后半课时,教师根据提纲组织教学,容易的提问并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难的做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通过该教学模式初步实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给予了学生预习的时间。我校大部分学生就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相当于给了学生预习的时间,在强制性预习中也可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预习习惯。
2、使学生阅读了一次课本。有的学生高中三年上完了,就没有认真读过一次课本,所以对课本生熟,平时遇到问题就不知道在哪儿去寻找答案,最简单的问题都不能独立解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不读课也会使所学的知识不全面、用词不准确,答题时就会出现对而不全的现象。
3、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性能力,解读课本知识时需要阅读能力,解题时需要阅读能力。因此通过这种提纲指导的阅读,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往的新知识都是教师先解读,学生后学,这样学生遇到新知识就有畏惧心理,一看到没见过的,即便是相当简单的知识也会感到束手无策。现在让学生先涉足新知识,培养他们开垦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在高考中解答新情境的考题。
5、使学生明确听课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对当堂内容有所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疑问,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听课也就有了目的性。这样也可能使一些原先基础差,听课就象听天书一样的学生。通过读课,对学科内容有所了解后,也可以开始听课了。
通过本半年多的实践,感觉该教学模式收到的效果不错,至少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量增加了,付出的劳动也增加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尝试和改进该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