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征服西伯利亚时,对各部落鞑子的战绩是怎么样的?当时哪些鞑子最难对付?

2025-02-25 22:15: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匈奴、丁零、肃慎、女真等在我国古代史活跃过不少年头的民族,其实都是从西伯利亚兴起的,但是那里由于土地严寒贫瘠,所以只适合放牧,觊觎中原富庶的他们经常南下掳掠。也正因为喜欢掳掠中原,所以这些凶悍的游牧部落一直离中原王朝很近,而不愿向北往如今俄罗斯的方向发展。反观中原王朝,历代统治者都极其注重农业发展,因而历史上多以守土为己任,在他们眼里,北边那些杂草丛生的戈壁或者方圆百里的大沙漠压根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也正是古代中国没有征服西伯利亚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历史上,只有寥寥数人到达过西伯利亚一带,而且都是为了驱逐这些游牧部族而深入北边腹地,并不是以征服和夺取土地为目的,比如汉朝名将霍去病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中国虽没有想过要去征服贫瘠的西伯利亚,但逐渐发展起来的沙俄却在逐渐地向南发展。沙俄人惊喜地发现,凶悍的西伯利亚土著要么已经在战乱中被消灭,要么远走他乡,或者融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当地几乎没有什么强悍的部落存在。于是,沙俄很顺利地就把这片地区都吞并了。不过沙俄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在将贫瘠的西伯利亚纳入版图后,沙俄人又盯上了富饶的中国,从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沙俄就开始不断骚扰边境,成为继匈奴等部落后的又一个心腹大患。

俄罗斯人推进迅速的原因可用各种因素来说明。正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气候、地形、植被和河流系统均有利于入侵者。各土著民族由于人数少、武器差、缺乏团结和组织而处于不利地位。此外,还应考虑到哥萨克的毅力和勇气;他们跟法属加拿大的非法猎取毛皮者一样,在荒原忍受了极大的困苦和危险。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可概括为一个词——“毛皮”。黑貂皮引诱他们从一条河流经过陆上搬运继续前进到新的河流、如此地不断东进。

俄罗斯同西伯利亚原始居民的接触远远早于对乌拉尔山以东的军事远征。十四世纪的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中提到,十一世纪时诺夫哥罗德人久拉特·罗戈维奇(Gyurat Rogovich)前往征服“尤格尔人的土地”。历史学家索洛维约夫认为,编年史中提到的“高山和铜门”正是乌拉尔山。再后来,诺夫哥罗德的水上强盗曾多次侵袭东方的土地。1483年,莫斯科的军事将领派出军队,对乌拉尔以东进行军事远征。1555年,西伯利亚汗国(蒙古帝国的残余)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庸国。不过,成吉思汗的后代库楚汗很快夺取政权,断绝了与沙俄的仆从关系,并开始在汗国传播伊斯兰教。

第一次全面殖民远征是哥萨克人叶尔马克1581年对库楚汗的远征,此时新可汗已开始侵扰边境地区的俄国土地。库楚汗政权很不稳固,许多西伯利亚民族更愿意选择俄国沙皇而不是穆斯林可汗。800人的哥萨克军队击溃了15000人的库楚汗大军,原因之一就是汉戴人和曼西人不愿为可汗流血,战斗刚一打响就离开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库楚汗不断进行游击战争,甚至在一次大胆突袭中杀死了叶尔马克,但他已无法阻止俄罗斯人对西伯利亚的殖民。新远征队开始在西伯利亚建立木制堡垒,这些居民点后来都变成了大城市,如1586年建立秋明(现人口72万),1604年建立托木斯克(现人口57万),1628年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现人口超过100万)。

哥萨克一边椎进,一边修筑象美洲边远地区的碉堡那样的设防据点或要塞,来保护他们之间的交通。西伯利亚的第一个要塞建在靠近锡比尔、位于托博尔河与额尔齐斯河汇流处的托博尔斯克。俄罗斯人发现这两条河流是鄂毕河的支流后,就划船顺鄂毕河而下,结果,发觉自己把船搬上陆地运一段距离便可进入下一条大水路叶尼塞河。至1610年,他们已大批到达叶尼塞河流域,并建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要塞。在这里,他们遇到自征服古楚以来最先极力抵抗他们的一个好战的民族布里亚特人。俄罗斯人避开布里亚特人,折到东北部,遂发现勒拿河。1632年,他们在那里建立雅库茨克要塞,并与土著、温和的雅库特人进行可牟厚利的贸易。但是,布里亚特人不断进攻他们的交通线,因此,俄罗斯人发起一场野蛮的灭绝性战争。最后,俄罗斯人获胜,并继续推进到贝加尔湖;1651年,他们在那里建立伊尔库茨克要塞。

在此期间,一支支探险队已从雅库茨克朝四面八方进发。至此,俄罗斯人未曾遇到任何能阻挡他们的力量。然而,当他们从伊尔库茨克向前推进、抵达阿穆尔河流域时,他们不仅仅遇着对手,他们碰到了当时正臻于鼎盛的强大的中国帝国的前哨基地。

饥饿驱使俄罗斯人来到阿穆尔河流域。严寒的北方出产的是毛皮而非粮食,而欧洲俄国的谷仓则好比是在另一行星上。

一连串冒险家继波雅尔科夫之后进入阿穆尔河流域。他们攻占阿尔巴津城,修筑一系列要塞,以典型的哥萨克方式屠戮抢掠。他们在中国边缘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使中国皇帝极其恼怒,他于1658年派一支远征队北上。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清除出去。但是,他们一撤离,俄罗斯冒险家就成群结队地回来。于是,又一支中国军队被派到阿穆尔河,与此同时,两国政府为解决边界问题开始谈判。经过许多争论,尼布楚条约于1659年8月27日签订。

这条约除了极其重要的条款外,还对两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中国与欧洲一大国签订的第一份条约;由于中国代表团有耶稣会会士任译员,条约用拉丁语拟定。边界确立在沿阿穆尔河以北的外兴安岭一线上,所以,俄罗斯人不得不完全地从有争议的流域地区撤走。作为回报,第四条条款授俄罗斯人以商业特权;该条款规定,两国臣民可以自由地超过边界、不受干涉地从事买卖。以后年代中发展起来的贸易是由商队从事的,它包括了黄金和毛皮;俄罗斯人用黄金和毛皮交换茶叶。正是从中国人那里,俄罗斯人获得了日后成为其民族饮料的东西。俄罗斯人很快就成为甚至比英国人更爱喝茶的人。

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俄罗斯人在亚洲扩张的第一阶段终于结束。以后170年中,俄罗斯人一直遵守条约规定,停留在阿穆尔河流域以外的地区。他们直到19世纪中叶才又继续南进;那时,他们比在瓦西里·波雅尔科夫的时代时强大得多,而中国人则相对地衰弱了。

回答2:

有啊。、、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