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天然奇石的价值和获奖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的观点来说明的:
1、名符其石
也就是说,确实东西好,够得上金奖的分量。必须承认,金奖石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不错的,就算展会组织者再是照顾,但总得评出几个大家都能认可的石头,否则下一届就不好办呢,把牌子给砸了。由于石头的品种很多,赏评的标准各有差别,再说评委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石种都了解,在此情况下,出现一些争议是很正常的。
2、名不符石
说白了,就是人情照顾,石头本来不怎么样,但石头的主人要不是专家名人,要不是与展会组织者或评委们很熟悉,不照顾那是说不过去。再说,金奖的数量也是可多可少,大不了多增加几个名额。因此,当评奖结果出来了,往往会是大跌眼睛,有些石头甚至会议论,说这么差的石头怎么会是金奖,呵呵,其实这是不懂潜规则。说句实话,名不符石的金奖石比例关系还真是不少,有些甚至连铜奖都够不上,但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3、有待争议
由于全国的石种太多,评委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石种都很了解,他们往往会对自己了解的石种重点关照,而对不太熟悉的石种一眼而过,因此会出现一些本来很好的石头,但却评不上奖的现象,从而引发争议。另外,有些展会以形体石为主,自然画面石就不太受重视一些,有些展会则反之。
因此,对于展会的金奖奇石,我们要正确对待,既不能盲从,认为只要是金奖就是好的,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认为现在所有的展会评奖是暗箱操作。另外,对于金奖奇石,也要看什么档次的,如果直接是中观协主办的,或当地政府主办的,相对情况要好一些,如果是商业公司或市场举办的,那含金量和说服力自然要下降一些。
总之,不管是什么奖,最终还是以石头本身档次和品相为标准,以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为标准!
是有关系的,但是仅在于买卖中的价值。对于奇石本身的价值而言是没什么关系的。
奇石是天然的艺术品,是大自然的精灵、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独立成景,自然成画,一景一首诗,一石一天地,绘出了人们生活的图画,谱写出自然美的乐章。观赏石具有千姿百态的造型,变幻无穷的花纹和色彩,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和陶冶。
又有始终如一日、坚贞沉静孤高的气节。它是传万世而不毁、流芳万代的艺术佳品,丰富了人生,美化了人间;它优美的内涵和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是美的真谛、艺的启迪,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风格;它集天地之大观、聚自然而神奇而被历代赏石家、收藏家所宠爱,被文人墨客所崇拜,留下了赞颂奇石美姿和品格的千古墨迹。
一、奇石的天然性。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人们关于它所能做的,就是“发现”。它与一切人工的技艺区别开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二、奇石的稀有性。奇石所以为奇,就是因为它稀有、罕见、异乎寻常。在其质、形、色、纹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
三、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么样的奇形怪状,都不是奇石的缺损。相应地,还会增加它的美感和收藏价值。奇石的缺陷存在于后天的损坏。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统一地划定什么比例下缺损的奇石会失去收藏价值,因为还要现实地考虑缺损的部位,缺损与作为奇石收藏价值含量的比较。当然,最好是没有损坏,完好无缺。
四、奇石的赏玩价值。核心地讲,奇石的收藏价值与其赏玩价值是密切相连和呈正比例关系的。
五、奇石的体量和硬度。作为收藏的奇石,虽然有其或大或小的个人偏好,但是至大,也要区别于山峰,也不包括那些只能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奇形怪石。
然后再来说说获奖,既然能够获奖,那么它肯定是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以上几点都不会差,那么,价值自然而然就更加高了。
天然奇石的价值和获奖当然有一定的关系,只有有价值的天然奇石,才可能会获奖。
肯定有多多少少的关系,价值是跟获奖成正比的,价值越高获奖的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