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造3颗人造月亮,亮度是满月8倍,每年节省12亿元,成功了吗?

2025-04-03 23:43: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归妹》: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嫦娥奔月虽然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人类对于外太空的向往,登月对古人来说天方夜谭,但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已经完成了登月,美国航天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留下脚印的人,他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

月球虽然环境恶劣,但也有独特的优点,引力小,在这里建设发射场成本低,没有大气不仅能够看得更远,建造太阳能发电站效率高,而且月球上的稀有金属比地球还多,风暴洋区的稀土元素约有225~450亿吨,月球也是未来开发的重要项目。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到了晚上才会给地球带来一些亮光,在高纬度地区,月光根本就照射不到,完全是极夜现象,因此,人类需要通过电力来产生大量的人造光源,电力主要是水力发电和核电,这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于是就产生了人造月亮计划。

人造月亮就是在太空当中放上一面反射镜,用来反射太阳光进入地球,补充缺少的月光,这种光源不仅能够照明城市,还可以用来协助夜间救援,俄罗斯最早就展开了这种计划,在1999年2月,俄罗斯进步M——40货运飞船就携带了一面反射镜进入了太空,代号为旗帜2·5。

这面反射镜直径达到了25米,总重量不到4千克,是由专门的镀铝膜合成胶片制成,它有许多镜瓣,这些镜瓣在反射太阳光之后,会在俄罗斯、法国、捷克和加拿大等地陆续降下一道光束,在夜晚当中的反射光强于月球的10倍。

但是就在飞船离开和平号太空站200时,进步号的天线就突然打开,巨大的反射箔片绊在了天线上,虽然进行转动,使箔片摆脱了天线,但再次旋转时,还是出现了相同的情况,科学家推测应该是反射镜发生了缠绕现象。这项计划在两次失败之后,最终被终止。

除了俄罗斯之外,我国在2018年也提出了“人造月亮”的构想,按照计划,将会有三颗人造月亮被送到地球近轨道处,轨道高度为500公里,在这个高度下,人造月亮每一个半小时旧回忆环绕地球一圈。

所以单靠一颗人造卫星是不足以持续照明的,因此将3颗人造月亮将等分360度轨道平面,3颗月亮交替运行可实现对同一地区24小时不间断反射太阳光,根据估计,3颗人造月亮的光照强度是满月的8倍。可覆盖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每年可节省12亿元。

根据先前的消息,第一颗人造月亮将在2020年择机升空,此后,在陆续发射第二颗、第三颗人造月亮,根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但也有生物学家担心,人造月亮的出现可能会议影响地球某些生物生活的模式,天文学家也担心会影响天文观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不变的生活规律,若是打破这种平衡,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