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的意思如下:
一、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1、矢又谓之箭。——《释名》
2、矢,弓弩矢也。——《说文》
3、掌六弓、四弩、八矢法。——《周礼·司弓矢》
二、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主人奉矢。——《礼记·投壶》
三、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值弧与弦之半曰矢。——清·戴震《句股割圜记上》
四、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1、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2、以筐盛矢。——《庄子·人间世》
五、〈动〉通“誓”,发誓。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六、通“施”,施行。
1、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大雅·江汉》
2、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
七、陈述。
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
八、陈列。
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
九、〈形〉直,正直,端正。
1、矢,直也。——《广雅》
2、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
3、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
字形演变:
矢,象形字,像箭的镝、干、栝羽之形,本义为箭。《说文》:“矢,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商代“矢”与“寅”为同源字。在商代矢字有二义,一是用为箭义,如《合集》36481正记载“小臣墙比伐(表缺失)美”,所获的战利品中就有“矢”(箭)。
二是用为陈义,《尔雅·释诂》:“矢,陈也。”《屯》313:“……我吕方矢于宗。”(我用方人作为人牲,陈列于宗庙)“弜矢。”(还是不陈列于宗庙)周代文字矢多用为箭义,虢季子白盘:“睗用弓彤矢其央。”此义至春秋时依然,如石鼓文《而师》:“弓矢孔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