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喝茶为宜,茶泡几次为宜?

2025-04-07 10:22: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喝茶的一般时间,应该是在饭后一小时。

倘若吃完饭后立即喝茶,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贫血,而等到饭后一小时,食物中的铁质已经基本吸收完,这时候喝茶就不会影响铁的吸收了。

而在空腹之时注意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

不常喝茶的人,尤其是清晨空腹喝浓茶,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茶醉,一旦出现茶醉现象,只要口含糖果或喝些糖水,即可缓解。

凡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清晨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因为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粘膜,从而道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起消化不良或便秘。

(二)茶泡几次为宜?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

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通过切揉,充分破坏了叶细胞,颗粒形状比较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

因此,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仅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

散装茶由于颗粒比较大,第一次冲泡的时间最好长一点,应在5分钟左右,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有60%—80%析出;经过第二次冲泡,会有80%—90%的营养物质析出;再冲泡下去,已经没什么营养作用了。

回答2:

饭后喝茶比较好,因为茶有消食的作用

乌龙茶一般6 7泡就基本没什么味了

绿茶一般加4 5回水就没味了

回答3:

清晨喝茶或者是傍晚都还可以的 喝茶时候都不喝第一次泡的 一般是以两到三次为益的

回答4:

1、早晨:因为经过一昼夜的新陈代谢,人体消耗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大。早起后立即饮一杯淡茶水,对健康有利,饮淡茶水是为了防止损伤胃粘膜。

2、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够祛除体内寒气,让大脑供血充足。

3、午后:下午3:00左右喝茶,对人体能起到调理的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补养、还防止感冒,此时喝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

4、午后适宜喝乌龙茶或绿茶:通常情况下,人体在中午时分会肝火旺盛,此时饮用绿茶或者青茶可使这一症状得到缓解。

5、晚上:晚上8:30左右喝茶。在这个时间是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的时间,对一些神经衰落人群,可以选择喝半发酵的温性的铁观音。千万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是不发酵茶,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

6、晚间适宜喝黑茶:人在吃了三餐之后,身体会积聚一些肥腻之物在消化系统内,倘若晚饭后能够饮用一杯黑茶则有助于分解积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助消化。

每天饮茶1—2次,每次茶叶量2—3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不宜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饭前不宜饮茶,茶水会冲淡胃酸。

不能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