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盗汗,又称"寝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而言。《伤寒明理论》:"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
本症,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称"寝汗",后来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方称"盗汗"。从此,在各种医籍中多称盗汗。《景岳全书.汗证》说:"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
[鉴别]
常见证候
心血不足盗汗: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阴虚内热盗汗: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虚湿阻盗汗:盗汗常作,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质淡,脉濡缓。
邪阻半表半里盗汗:盗汗,病程较短,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