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阿福”。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
目前,黄福荣的家人已抵达青海,16日同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人员由西宁乘车前往玉树处理善后事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协助善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将向授勋委员会建议追授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青海玉树4、14地震,再一次牵动了全国各族同胞的心,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在所有感人的报道中,有一则是当地医院一名年轻的护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在地震中受伤的藏族孩子的画面。更可敬的是,当记者采访这位护士时,她十分平静地说:“就像他母亲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豪言壮语,伟大而平凡的母爱在大灾大难面前,再一次张显人性的光芒。无独有偶,在此前发生的5、12汶川地震中,同样有一位年轻的女民警用自己的乳汁为灾区孤儿喂奶的场景。同样面对记者,她也只是一句“这是很小的事”。联想当年抗战时期,沂蒙山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我们不禁要为中华民族有无数这样的母亲而骄傲。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和面孔:
青海省康乐医院护士——张淑英
四川省江油县公安局民警——蒋小娟
4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广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剧痛。
在玉树州震中结古镇民主街住宅区,他们发现客厅里没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踪迹,卧室里也没有。官兵们每徒手搬开一块砖、一片木板,失望就会增加一分。
11点,一个男人的出现,终结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与妹妹永吉才仁已经遇难。”这个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她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
手都割破了,还是没发现生命迹象
没有人抱怨自己的脚被扔过来的砖头砸到,更没有人抱怨铁锹扬起的阵阵灰尘。广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将坍塌的房屋清理干净,期待奇迹的出现。在他们脚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许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来。
玉树电力公司禅古发电厂的罗松江永带着7名兄弟赶来帮忙。“一定要找到她们两姐妹”。罗松对记者说。
白文毛是禅古电厂的运行班班长。4月14日早上7点多地震过后,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机从此“无法接通”。怀疑两姊妹还在废墟下的罗松向救援队求助。
拯救行动从9点开始。这是一片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岁、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岁、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这栋住宅里。
广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愿者开始从客厅位置寻找生命迹象。所有的砖头通过一双双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可视仪从4个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处送,但那里连一只袜子的影子都没有。
“有一张床,这里有一张床。”一个志愿者大叫起来。所有人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西北角。这时已是9点40分。官兵们扑上去,掏出砖头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将手割破,血通过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开一个口子,生命探测器开始向下搜寻。但又一次让所有人失望了。这里除了几颗石子,没有其他物件。
参与救援的人开始转战最东头的一间大房子的废墟。10点半了,探测仪显示,房子的南面靠墙的地方东西各有一张床。那里再次成为官兵们看到生命迹象的希望所在。床被抬起来,但没有两姊妹的影子。在罗松的左手腕上,表针指向11点整。
母亲怀中的孩子还活着
失望的情绪弥漫着在场的每一位救援者。
这时,一个男人跑了过来,“你们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难了。”男人说。“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树州孤儿学校的老师。”几位邻居认出了蓬头垢面的珍夏,然后对人群喊:他是永老师的爱人,你们应该相信他的话。
救援队员们脸上一片悲伤。广州消防援救队指挥官摇了摇头,“我们来迟了。”人群开始散去。
“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
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
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赞同421| 评论(1)
一个老师拼命救自己的学生(用手挖),结果自己的孩子被砸死了。 一个香港的人,来到玉树,去救那些被埋起来的教师和孩子,结果被砸死了,在临死前还问救援人员孩子有没有救出才仁旦舟,男,2000年出生,只有10岁,小学三年级。这次玉树抗震抢险中最小的志愿者,主动给医护人员与受伤民众担任翻译。
才仁旦舟-简介
才仁旦舟在接受白岩松的采访才仁旦舟,男,2000年出生,玉树抗震抢险中最小的志愿者,只有10岁,小学三年级。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家的房屋全部损毁,没有居所的小才仁从15日开始随父母在当地政府在体育场建立的临时安置点。小才仁很乖,他主动帮医护人员看东西,凭借自己会既会藏语又会汉语的优势,主动给医护人员当起了翻译。
才仁旦舟-十岁的志愿者
在给医护人员做翻译的才仁旦舟才仁旦舟家住玉树结古镇新建路,家里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他陪着受伤的奶奶和妈妈乘坐救援飞机于16日晚到达西宁,妈妈住在西宁市另一家医院,10岁的才仁旦舟成了守在奶奶身边惟一的亲人。
在青海省交通医院,年仅10岁的玉树结古镇红旗小学4年级学生才仁旦舟因为一口流利的汉语,临时充当起灾区伤员及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交流的“小翻译”。问受伤的病人并安慰他们说“你哪里不舒服?”“医生说会给你开些治头痛的药。”
小才仁虽然很单纯,但骨子里助人为乐的精神。当记者问他志愿者是什么意思时,他说:一般般吗,就是大人们去救有困难的人,我们小孩帮不上忙,所以就在操场上能捡垃圾就捡上,能拣上柴就给要烧火的人。
唱藏歌的才仁旦舟哭了当记者问是什么让才仁旦舟主动当志愿者呢?并问:“他们喜欢你吗?”才仁旦舟说:“他们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记者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你?”他说:“当我渴的时候他们给我水喝,当我饿的时候他们给我方便面吃!”当记者问起才仁旦舟对志愿者的理解多深时,他坚决地回答:“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他自愿的帮医护人员看东西,凭借自己会既会藏语又会汉语的优势,主动给医护人员当起了翻译。
在玉树地震救援中,10岁的才仁旦舟自愿的当起了翻译的工作。在废墟当中,在救援的队伍中经常可以看到才仁旦舟瘦小的身影。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在救援中都做了些什么呢,才仁旦舟稚嫩的声音中透着不属于孩子的成熟,他说他帮军医叔叔翻译,帮高原医疗队第四医院的叔叔阿姨们翻译,帮医生当翻译,问受伤的玉树民众哪里疼,哪不舒服。当白岩松问你为什么要当志愿者呢,才仁旦舟闪着眼泪很大声的说,因为地震叔叔阿姨帮我们创办住处,残疾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看病,他们不懂藏语,所以我给他们当翻译。来.我感动的哭了
救援队巡诊时,9岁的小男孩海格朗拉着官兵的手就跑,“叔叔,你们快去救救我奶奶吧!”原来他76岁的奶奶才旦措姆在地震中被砸伤腿,四天来一直没能动弹,官兵立即赶往现场对老奶奶进行救治,并为其打上了石膏。
“房子塌了,奶奶的腿被压在下面了,我不能没有奶奶,我找不到人帮忙,来不及了就用手把奶奶挖出来……”讲起当天的情况,海格朗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但当时“不晓得害怕”。
“我坐在这里四天了,我相信不会不管我的,今天你们解放军真的来救我了”。当官兵离开时,老奶奶拉着官兵的手依依不舍,嘴里不住地说着:“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才仁旦舟,男,2000年出生,只有10岁,小学三年级。这次玉树抗震抢险中最小的志愿者,主动给医护人员与受伤民众担任翻译。
才仁旦舟-简介
才仁旦舟在接受白岩松的采访才仁旦舟,男,2000年出生,玉树抗震抢险中最小的志愿者,只有10岁,小学三年级。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家的房屋全部损毁,没有居所的小才仁从15日开始随父母在当地政府在体育场建立的临时安置点。小才仁很乖,他主动帮医护人员看东西,凭借自己会既会藏语又会汉语的优势,主动给医护人员当起了翻译。
才仁旦舟-十岁的志愿者
在给医护人员做翻译的才仁旦舟才仁旦舟家住玉树结古镇新建路,家里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他陪着受伤的奶奶和妈妈乘坐救援飞机于16日晚到达西宁,妈妈住在西宁市另一家医院,10岁的才仁旦舟成了守在奶奶身边惟一的亲人。
在青海省交通医院,年仅10岁的玉树结古镇红旗小学4年级学生才仁旦舟因为一口流利的汉语,临时充当起灾区伤员及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交流的“小翻译”。问受伤的病人并安慰他们说“你哪里不舒服?”“医生说会给你开些治头痛的药。”
小才仁虽然很单纯,但骨子里助人为乐的精神。当记者问他志愿者是什么意思时,他说:一般般吗,就是大人们去救有困难的人,我们小孩帮不上忙,所以就在操场上能捡垃圾就捡上,能拣上柴就给要烧火的人。
唱藏歌的才仁旦舟哭了当记者问是什么让才仁旦舟主动当志愿者呢?并问:“他们喜欢你吗?”才仁旦舟说:“他们喜欢我,我也喜欢他们!”记者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你?”他说:“当我渴的时候他们给我水喝,当我饿的时候他们给我方便面吃!”当记者问起才仁旦舟对志愿者的理解多深时,他坚决地回答:“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的困难!”所以他自愿的帮医护人员看东西,凭借自己会既会藏语又会汉语的优势,主动给医护人员当起了翻译。
在玉树地震救援中,10岁的才仁旦舟自愿的当起了翻译的工作。在废墟当中,在救援的队伍中经常可以看到才仁旦舟瘦小的身影。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在救援中都做了些什么呢,才仁旦舟稚嫩的声音中透着不属于孩子的成熟,他说他帮军医叔叔翻译,帮高原医疗队第四医院的叔叔阿姨们翻译,帮医生当翻译,问受伤的玉树民众哪里疼,哪不舒服。当白岩松问你为什么要当志愿者呢,才仁旦舟闪着眼泪很大声的说,因为地震叔叔阿姨帮我们创办住处,残疾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看病,他们不懂藏语,所以我给他们当翻译。
才仁旦舟-评价
“他聪明又机灵,汉语讲得也很棒,成了这里的小翻译,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孩子。”青海省交通医院骨科大夫崔丽萍。
一个香港的人,来到玉树,去救那些被埋起来的教师和孩子,结果被砸死了,在临死前还问救援人员孩子有没有救出来.我感动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