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跟公孙赞混的。
因为刘备和公孙赞的关系不错,赵云在公孙赞帐下的时候也和刘备一起打过几仗,和刘也有点交情,后来公孙赞的势力完全消灭,赵云也就去占山为王,还把原来的山大王周仓给赶跑了,后来周仓碰到了刘备他们兄弟三个,说有个恨角色把他给贬了,当时他们三人就决定去会会这个人,没想到一看是子龙,所以赵云就跟了刘备。
至于赵云在三国演义里的业绩,那就太多了,经常是保护刘备的诸葛亮 的。
当阳长板七进七出,隔江夺子,单骑救主,帮刘备入西川,年老时随诸葛亮出祁山还曾力斩五将,一生战绩卓著,被誉为常胜将军。
我个人觉得赵云可以说是刘备集团武将中最接近完美的人。张飞尊重谋士,但对士兵经常鞭打,最终导致他的死亡。关羽体恤士兵,但为人骄傲自大,所谓骄兵必败,他的战败可以说是必然的。马超有勇而无谋。赵云有勇有谋,勇可鉴长坂坡,智可鉴单骑退曹兵。刘备更多的让他当自己的亲卫兵,也可以说对他的重视,但有些屈才。这可能与当时的选官制度有关。曹操可以说是一代枭雄,知人善用,但他集团重要的职位不是他的远亲,就是当时很有名气的谋士武将,可见当时选官用官的一些风气。赵云出身不好,且有不是刘备的义弟,自然不会是重要的官职。但蜀汉集团那次打仗没有赵云的份,他参加的战役中那次没有立功。如果是曹操,我想赵云也会是这样的角色,或许会好些。
英雄相惜~
赵云看出了刘备所拥有的一种公孙瓒不存在的君王气势,也应为刘备对他的诚意之心。不可耻,因为公孙瓒并不重用赵云,当刘备要求赵云跟他时,公也答应了,并不算是背叛主人。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为郡吏,汉献帝初平二年(191),率部曲投幽州公孙瓒,不久奉命从刘备。后因兄丧,暂归故里。建安五年(200),与刘备重逢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并秘密募兵数百,皆称刘备部曲,壮大其力量。次年随刘备南入荆州。十三年,刘备兵败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赵云救其妻、子脱险,因功升牙门将军。
你指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你是讲历史还是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