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

2024-11-01 00:15:2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衡水的历史由来:

衡水在战国时期为燕国和赵国的统治范围,到了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衡水被命名为钜鹿郡,汉代时期衡水属于冀州的刺史部,并且先后在衡水设立了广州国、信都国和安平国。

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

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

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中华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

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

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

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13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

景县、故城、阜城3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

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

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

扩展资料:

衡水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现辖两市八县一区,一个滨湖新区,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人口436万。

衡水区位交通优越,它东与山东德州市毗邻,省内与石家庄、保定、沧州、邢台接壤,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的重要位置,距京津分别为250公里和230公里。

京九、石德、正在建设的太青、邯黄四条铁路,石黄、衡德和大广高速,以及307、106国道都在这里交汇,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衡水的生态优势和交通区域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一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土地。

远古时期,天下划九州,衡水所辖冀州列九州之首,河北简称冀即源于此。衡水历史上曾涌现出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名相窦婴、北魏著名女政治家冯太后、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边塞诗人高适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头悬梁、座右铭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都出自衡水。近现代涌现出京剧大师荀慧生、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等一批文学家、艺术家。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村特别支部和中共河北省第一个县委-安平县委。抗战时期,衡水横跨冀南和冀中两大根据地。

宋任穷、陈再道、吕正操、刘志坚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王任重、刘建章、崔月犁、崔乃夫等一批衡水籍领导同志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

合作化时期,全国劳模耿长锁创办的饶阳五公农业合作社被誉为社会主义之花,安平县的王玉坤等三户贫农创办的南王庄合作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衡水

回答2:

“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衡水之滨”中的“衡水”,为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

隋朝开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园、北马庄等原桃县治所周围的土地和村庄)、信都和武邑三县地,新置衡水县,治所在今衡水市旧城村,县之名称,取“漳水横流”之意。

因漳水从衡水县西南入境后,不是东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后入海,古人亦把这一段漳河水称为“衡水”,此后,衡水县名称历代沿用。

衡水市介于东经115°10′-116°34′,北纬37°03′-38°23′之间,东部与沧州市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相连,北部同保定市和沧州市交界。市政府所在地桃城区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9公里。 

衡水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扩展资料:

衡水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

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中华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 华北行政区。

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13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景县、故城、阜城3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

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

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衡水

回答3:

衡水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 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中华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 华北行政区。 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13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景县、故城、阜城3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