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xtl19970810 ”不懂还乱说,也是够了。
首先解释“M.2插座(支持Socket 3,M key,type 2242/2260/2280 SATA及PCIe)”
意思就是这个插槽是Socket 3(M-KEY)的,支持的SSD大小规格有2242/2260/2280(就是 宽和长分别为22*42/22*60/22*80,单位为mm),并且支持SATA/PCIe两种总线类型的SSD。
2. M.2 接口的 SSD 主要使用 key B (Socket 2) 和 key M(Socket 3)
Socket 2、Socket 3,就是两种不同的插槽
缺口在左是B-KEY(Socket 2),在右是M-KEY(Socket 3)
3. B key、M key
B key、M key上面讲了一部分(主板上的接口),同时作为M.2接口(主板上的接口)的不同形态,B key、M key理论上都支持SATA/PCIe两种标准类型的SSD(具体的就要看厂商了),不过B key最高只支持PCIe x2,M key可以支持到PCIe x4。
当然接口有分类型B key、M key,那SSD也是有分的,而且,SSD还有B+M key的(就是金手指有两个缺口的),理论上可以插入B key、M key的插槽里,但是具体还要看主板和SSD都分别支持SATA还是PCIE
4. SATA、PCIe
SATA 全称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是一种物理接口类型,有1.0、2.0、3.0的不同,机械硬盘就是这种,消费级SSD比较多的也是这种,就是需要走南桥,延迟能高点。
PCIe实际上是总线标准,在物理表现上就是主板上那些PCIe接口。一般是由CPU提供,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显卡,能够直连CPU,因而几乎没有延时,成为NVMe协议的绝佳伴侣。而在AHCI时代,受制于协议,几乎无法发挥PCIe的实际性能,根据传输速度不同,PCIe还可分为x1/x2/x4/x8/x16等。
5. NVMe、AHCI
NVMe 全称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是使用PCI-E通道的SSD一种规范,NVMe的设计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PCI-E SSD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还有当代处理器、平台与应用的并行性。SSD的并行性可以充分被主机的硬件与软件充分利用,相比与现在的AHCI标准,NVMe标准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性能提升。总之就是非常适合走PCI-E总线通道的高速SSD(因为就是为了这类SSD而制定的)。
AHCI 全称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是 Intel 所主导的一项技术,可以发挥SATA硬盘的潜在加速功能,大约可增加30%的硬盘读写速度。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如本机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与上面的的NVMe协议标准不同,AHCI 是为了机械硬盘制定的,同时适合于一般的SSD(因为这时AHCI 对这类SSD的速度和延迟影响不大)
Socket 2是mSATA2
Socket 3是mSATA3
M.2这个接口的插槽端一共分为两种设计,一种是支持“B key”的插槽,短的一段在左边,采用6pin设计;另一种是支持“M key”的插槽,短的一段在右边。采用5pin设计
b key的M.2插槽比较低端,只能走SATA或PCI-E X2通道
M key的插槽就要高端一些了,走的是PCI-E X4通道。
PCIe属于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所连接的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共享总线带宽,主要支持主动电源管理,错误报告,端对端的可靠性传输,热插拔以及服务质量(QOS)等功能。PCIe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简称"PCI-E"
NVMe是M2的一种协议。目前民用级最好的固态就是NVMe协议的M2。也就是2280.
AHCI主板上的模式
。。技嘉Ga-x150-plus ws主板上的M.2接口,可支持NVME协议,走PCIE3.0 x4总线。通过跳线设置,也可支持为SATA通道的M.2 SSD卡盘使用。即两种类型的M.2接口SSD都可支持使用啦。
Socket 2 就是SATA通道。
3就是PCIE通道。
B M Key指的是金手指的缺口,我没搞明白这个命名有啥意思……
SATA,串口。
PCIE……显卡插槽就是PCIE. 中文名自行百度。
NVMe是取代AHCI的一种标准。
X150再怎么说我觉得也不会不支持NV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