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节奏、排列、文质兼美的三句以上

有节奏、排列、文质兼美的三句以上
2025-02-24 08:25: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放在写作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第一,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二,应当在写作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写,破除畏难情绪,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流,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第三,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人云亦云。第四,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大众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及时给予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有兴趣”的热情,“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抒发自己的感情,缓解自己的压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往往追求高分,追求稳妥,盲目的套用一些名言警句、空话套话,多采用排比等方式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虽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不会在语文考试中拉分,但是学生的个性也被埋没了,作文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新意可言,更别说抒发真情实感了。机械化的作文训练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作文写作的兴趣,逐渐懒于动笔,懒于思考,写作文也是应付教师完成写作任务,使得作文质量每况愈下。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好习惯,比如鼓励学生写周记、日记,建议学生建立笔记本,专门记录优美的句子,在写作课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传阅、相互学习,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能否进行自主地、充满真情实感地写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对写作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注重“导”的技巧手段和学生“作”的策略方法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在写作动机和写作情感,并将形成发展这种动机和情感作为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写作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现实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才能以小见大。文贵于情,而真情又来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四、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写作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写作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写作是浅薄的。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写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为此,教师应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去观察、体验、思考,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与好书为伴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
五、改革作文的评价方式
以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作文评改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的一已之见代替学生的想像和发挥。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为此,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评价应采用“主动、积极”定性,对写作品质应采用“很好、好、还需要努力”等来定性,对写作的性格应采用“勇敢、顽强“等来定性。对学生各抒已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充分鼓励。同时加强对学生“多读、多记、多观察”等日常写作习惯的评价。重视对写作修改的评价,注重考察学生修改写作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写作因个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评价时,不能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在写作教学的园地里,将会融带刺的仙人掌和鲜丽的玫瑰同园,怯生的含羞草和耀眼的丽菊共圃。
六、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有文思枯竭的感受,感觉无从下笔,即使自己感觉这篇文章很简单,却也不知道从何写起,这就说明学生的脑子里缺乏写作素材,没有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没有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我的做法是:发动学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书是有了,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地去阅读呢?我鼓励学生一到教室就静静地在班中阅读,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总要拿出一点点时间,让看过书的学生给大家讲读后的感受。我还要求学生在书包里也装一本书,课间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总之,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