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输出电路,按功放输出级放大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
单端放大器的输出级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联成一组)完成对信号正负两个半周的放大。单端放大机器只能采取甲类工作状态。
推挽放大器的输出级有两个“臂”(两组放大元件),一个“臂”的电流增加时,另一个“臂”的电流则减小,二者的状态轮流转换。对负载而言,好像是一个“臂”在推,一个“臂”在拉,共同完成电流输出任务。尽管甲类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见的是用推挽放大构成乙类或甲乙类放大器。
当输出高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从本级电源经VT3拉出。这样一来,输出高低电平时,VT3 一路和VT5 一路将交替工作,从而减低了功耗,提高了每个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论走哪一路,管子导通电阻都很小,使RC常数很小,转变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供你参考。
如果输出级的有两个三极管,始终处于一个导通、一个截止的状态,也就是两个三级管推挽相连,这样的电路结构称为推拉式电路或图腾柱(Totem- pole)输出电路。当输出低电平时,也就是下级负载门输入低电平时,输出端的电流将是下级门灌入VT5。
如图,这是早期的甲乙类OCL功放电路。由Q2、Q4和Q3、Q5组成的两组达林顿管放大电路,目的是提升更大的放大倍数,也就是由4个二极管等效2个高放大倍数二极管,组成推挽工作电路。
R1、D6是协同偏置电阻R5、R7设置甲乙类晶体管的工作的Q值,Q值过高,功率损耗越大,Q值过低,会引起失真度增加。
C4是由于Q值电路隔离了Q2、Q3信号电压一致性,设置的二次信号耦合传输,保证Q3信号和Q2信号一致。
这种甲乙类功放电路,由于工作时有一定的静态电流,功耗和热量都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