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是有极大的控制能力的。而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只能是命令他们,如果李鸿章造反,这些淮军肯定不会跟随他,就这而言李鸿章的危险性没有曾国藩大。
清朝后期爆发了一系列的民众抵抗运动,最主要还是朝政的昏暗,要知道在当时各国已经发展科技了,清朝还不自量力,想要依靠着手下卖命去击败其他国家,这当然是非常错误的谬论,即便是开展了一些改革改良运动,但是仍旧是被一些人阻止,无法真正的将当时的社会提高到和别的国家相提并论的地步。
清朝是真正的苛政猛于虎,上层统治者根本不在乎下层人民的死活,对他们而言办一场寿宴花费都是小事,但是要是给民众一分钱就是大事,所以清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清朝苛政导致民不聊生,人们背井离乡,易子而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清政府为了镇压这些太平,天国运动就派了将军,很多将军手上是有私兵的。
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将军们的夹击之下加之内部的混乱,很快就停止了。这个时候有很多将军其实手握重权,比如曾国藩他手上握着一支军队并且控制着江南很多地方,当时清政府为了防止他反叛,所以就裁掉了将军,也就是他的军队。之所以没有裁掉另外一位李鸿章的淮军,是因为曾国藩,他的威望非常高,而李鸿章当时虽然能命令淮军,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能让这些淮军为他效死。
这是慈禧在搞平衡。
荡平太平天国后,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完全可以和清廷叫板了,实力太大了,所以慈禧已经暗暗在布局了,他扶植了两个人,一个是李鸿章,另一个是左宗棠,让他俩抗衡曾国藩。
因为裁了湘军有利于清政府统治,而裁淮军,清政府已经对李鸿章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