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生产的重点在冬季和早春,正是光照最弱、日照时间最短的期间,增加光照,延长见光时间是关键技术。
1.室内光照减少的原因 晴天的白天,进到日光温室里,感觉不到与外界有明显差异,实际上室内的光照度只能达到自然光的70%~80%,甚至更低。因为日光温室只从南面进光,有很多不透明部分,如山墙、后墙、后屋面、拱杆、横梁、立柱等。后屋面虽然不透光,但因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只要采光设计合理,后屋面仰角比冬至的太阳高度角大5~7度,后屋面下的光照也比较充足,拱杆、横梁、立柱、东西山墙,在一天中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其阴影也在不断变化。竹木结构日光温室由于建材的截面较大,遮荫面积占15%~20%。
太阳光进入温室要透过薄膜,0.1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在入射角为0时才透过91%,聚氯乙烯才透过84%~89%。如果薄膜表面有灰尘、有水滴时透光率更低,所以日光温室必须覆盖新的无滴薄膜。
夜间覆盖草苫保温,天气越冷覆盖的时间越早,卷起的时间越晚,更减少了见光时间。
2.日光温室的光照分布与变化 日光温室的光照不仅明显低于自然界,而且其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也与自然界有较大的差别。晴天日光温室内与自然界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基本是一致的,午前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加大而增强,中午最高,午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缩小而降低,但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变化较室外平衡。
日光温室光照在水平方向上差异不明显,在后屋面水平投影以南光照最强,后屋面下较弱,并且由南向北递减。在东西方向上,午前西侧光照较强,午后东侧光强高于西侧。上午东山墙内侧有个三角形阴影,随着太阳的升高,阴影逐渐缩小,到太阳与前屋面垂直时,阴影消失;很快西山墙内侧出现三角形阴影,由小到大,到放下草苫为止。所以两山墙内侧各有2~3米光照条件差,温度也受影响。
从光照的垂直分布来看,距前屋面薄膜越近光照越强,向下递减,距薄膜较近处的相对光强为80%,距地面0.5~1米处只有60%,距地面20厘米处相对光强只有55%。这对高棵果树栽培是有利的。
3.光照的调节 冬季生产提高光照强度,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采光设计、覆盖新的无滴膜,每天揭开草苫后,要清洁前屋面薄膜,争取多透入太阳光。在后墙处和东西山墙处张挂反光幕,增加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