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促进世博后上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02-23 01:32: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2010年世博会将给上海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但2010年世博会在给上海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上海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上海旅游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迎接新的挑战。

  形成旅游大市场、构筑旅游大产业、推进旅游大协作是世博会带给上海旅游业最重要的机遇。

  2010年世博会将有超过7000万的观众,加上不参观世博会的旅游者,预计2010年全年上海将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亿人次,在规模上形成了旅游大市场。在客源构成上,世博会将招徕更多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观光等各种旅游者,使上海旅游客源市场更加多样化。

  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上海新建了大量的饭店、景点,成立了新的旅行社,扩大了旅游产业本身的规模。与此同时,商业、农业、工业、文化、金融等众多产业都要为世博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为形成旅游大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长三角各地市纷纷与上海世博会接轨,将大大推进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国家旅游局以及全国各省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也都聚焦 2010年上海世博会,纷纷推出与世博会相接轨的旅游产品,共同向全世界推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与各地的旅游大协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加快推进了全国旅游大协作的进程。

  机遇难得,任务艰巨。从旅游服务极限到旅游承载力,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上海来说,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全市旅游最高单日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次,这将是对上海旅游服务极限的一次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上海能否向游客提供足够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项目和旅游服务人员;二是上海旅游市场是否能保持旅游产品价格的稳定;三是上海旅游企业面对商务成本提高的压力,如何继续保持企业的服务优势。

  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旅游业不仅要在世博会场馆内向每一位旅游参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而且还要在世博会场馆外向每一位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上海旅游业是否有能力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为这么多的旅游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每一位旅游参观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也是对上海旅游服务极限的挑战。

  如果届时因没有足够的供给而使各种旅游产品价格疯狂上涨,那么上海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将受到影响。同样,由于“世博效应”,必将使上海的商务成本提高,上海旅游企业如果不能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来克服成本提高的压力,那么上海旅游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旅游承载力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旅游集散挑战。以世博会场馆客流集散为例,世博中国主题馆绝大多数观众都要亲临参观,但是一个展馆一天接待100万人次,且要让观众满意,这是很困难的,更严重的是大客流的瞬时集聚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再以旅游停车为例,上海市区旅游团队停车一直是困扰上海旅游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不能合理解决旅游团队停车问题,那么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世博会的旅游集散问题。如何使7000多万旅游者在世博会期间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停得住,这也是对上海旅游业的重大挑战。

  二是市民承受力的挑战。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旅游接待工作离不开上海市民的大力支持。但是当上海市民真切地面对世博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物价上涨、交通阻塞、商店里到处都是拥挤的外地旅游者等,上海市民是否还能保持文明礼貌和热情友好的态度,这是旅游对市民承受力的挑战。如果上海人对外地游客做出不友好的举动,那么,这不仅影响到上海在国内外的声誉,同时也给上海旅游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对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上海必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应对世博会之后游客突然减少所造成的影响。以旅游饭店业为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后,随着来沪游客的突然减少,将会出现饭店设备设施和旅游服务人员大量过剩,上海旅游饭店业将再一次面临严峻的局面。

  二是能否充分利用好世博会留下来的宝贵资源。世博会之后许多场馆设施将永久保留,给上海旅游业提供许多新的旅游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出新的都市旅游产品,招揽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沪旅游,这是上海旅游业在世博会之后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三是以什么为新的发展动力。为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上海旅游行业近年来全力以赴。但当世博会结束后,上海旅游业必须确定新的前进的目标,从而团结引导上海旅游业全体从业人员不断前进,保持上海旅游业持续发展,这也是上海旅游业在2010年世博会后面临的重大挑战。

回答2:

其实市政府希望发展世博园区的房地产业,这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