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特点
⑴年龄特点 小学年龄段儿童骨骼钙化程度低而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易发生变形,且脊柱正在发育,因此要注意训练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此时肌肉发育不完善,含水分多,且一般是粗大肌肉先发育,下肢比上肢肌肉先发育,屈肌比伸肌先发育,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加以考虑。要加强足部弹跳训练,锻炼足弓承担自身体重,预防扁平足的发生。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比较快,适合进行平衡、反应、灵敏、协调、柔韧等能力的训练。由于年龄小,中枢神经系统易兴奋、易扩散、易疲劳、也易恢复,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大,形式要多样,运动和休息要频繁交替。由于心血管系统发育不成熟,不易进行心脏负担过重的耐力性运动,而应进行跑、跳、投掷、游泳、广播体操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1性别特点 男女性在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有许多差别,尤其进入青春期后,体能差别加大。体型上,女性四肢短小,躯干较长,肩部较窄而骨盆较宽,身体重心较低。女性肌肉不如男性发达,骨骼的承重和抗拉能力较差,心脏的重量、容积和每博输出量也相对较小。上述性别特点使得女性的奔跑跳跃能力较差,平衡能力较强。因此,到中学阶段,体育锻炼必须男女分开。
女性在经期要减少运动量,避免游泳、增加腹压和对全身有剧烈震动的运动,可以进行徒手体操、打乒乓球或羽毛球、托排球等活动。月经异常的女性,在月经期间可以暂免体育活动。
2健康状况特点 对于不同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学生,相同的运动负荷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应根据学生身体的发育水平、功能状况、有无疾病及其程度进行分组。其中对于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如有轻微的异常:慢性鼻炎、无疼痛感觉的扁平足等)的学生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体育锻炼。对于临床检查存在轻微异常的学生(如心脏功能性杂音、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钙化期、慢性肝炎、青春期高血压等)可由校医提出名单,参加轻负荷的体育锻炼。对于在发育和健康上存在显著异常或患病初愈的学生,应暂免体育锻炼,随着体力的恢复再逐步参加适量的活动。
⒉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⑴经常锻炼 只有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锻炼时间、次数、负荷的连续性,才能获得体育锻炼的良好作用。因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是通过不断形成暂时性的联系而逐渐适应经常变化着的外界环境来实现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且已经增强的体质也会下降。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需要在不断坚持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和巩固。
⑵循序渐进 儿童青少年机体对各种体育锻炼项目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锻炼时要根据身体的不同发育水平制定运动量、动作难度和复杂性可衔接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果突然承受很大的体力负荷,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如果突然从事高难度的动作,则易发生运动性创伤。
⑶全面锻炼 全面锻炼是指利用各种适宜的运动项目促进身体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协调和平衡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上肢、下肢和躯干,粗大肌肉和细小肌肉,伸肌和屈肌,腹部和腰部都得到锻炼。不要片面追求运动成绩或过早侧重于单项训练。只有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才能使专项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⑷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适当的准备活动可使身体各个部分,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足够时间逐渐提高其活动水平,还可消除肌肉和关节的僵硬状态,以适应剧烈活动的要求,减少外伤的发生。一般以慢跑、徒手体操等作为准备活动。人体在剧烈活动后,植物神经系统由紧张状态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坐下或躺下,大量血液在下肢,而脑部和身体其它部分缺血,容易发生“重力性休克”。因此,运动后必须进行整理活动,以逐渐减少运动量,然后进入休息状态。一般用慢跑、行走、放松体操等作为整理活动。
⑸运动和休息要适当交替 体育锻炼过程中的适当休息不仅可以避免生理功能的超限负荷,而且可以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性创伤的发生。但休息时间过长,又会使调动起来的机体高度活动水平下降,以后再开始运动时惰性增大。所以,每次休息的时间要适宜,以保证训练成绩的稳步提高。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预防运动性疾病和创伤的发生。运动性疾病和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所发生的与运动有关的体内和体外的各种急慢性意外损伤。前者如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肌肉损伤等,后者如骨折、关节脱位、扭伤、皮肤肌肉挫伤等。应针对其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除此外,还应注意营养和水分的合理补充。体育锻炼时,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对热能的需求增加。合理营养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提高运动成绩,延缓和消除疲劳,促进体能恢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运动时大量排汗,尤其是在夏天,必须适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不易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立即大量摄入水分,以避免血容量骤然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胃部扩张,影响运动和呼吸。因此,应提倡少量多次饮水。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无机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小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帮助小学生制订体育锻炼的计划:
家长和老师要与孩子商定一个详细的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规定每天锻炼的次数和具体时间。
实现锻炼形式多样化,培养孩子的兴趣:
开展多种多样,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如象征性的短跑,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校外体育活动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等有重要的意义。
用耐心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首先必须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因此家长的耐心必不可少。
要创造条件以保障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切习惯的形成都要有相应的条件为基础,社会、学校、家庭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支持小学生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场地器材的保障上要给予大力支持,只有硬件达到了一定水平,才有可能让小学生有场地可动、有器材可用。学校也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培训家长,以便在节假或平时由家长监督,帮助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其实晨跑并不是一件好事,晚上睡的晚,从医学上说小学生如果起来晨跑的话会缺乏睡眠,会影响到学习,我个人觉的,每天放学后可以让他们在家属院或者学校活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在回家!至于作业写到12点我是没有见过,一般只要孩子不贪玩在学校就能把作业写完!从4年级以后下午有两节自习的时间在那个时间就能写作业!写到12点可能是个别家长额外的作业,或者你孩子根本不会在那对时间!
跑跑步,踢个足球,偶尔打个篮球,跳绳,类的。
长跑、跳绳、游泳、足球
仰卧起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