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很多部门社团面试都过不了了,怎么办,,,,,接下来的大学生活该怎么过

2025-02-23 14:44: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准备睡了,谁知浏览到你这问了~
同学,你“本 末 倒 置”了呀!
没能加入社团=大学就没有安排,无所事事?
这么说吧,大学是你的平台期(你要着眼未来的工作,大学是准备。记住,是以未来的发展目标为基点的~),而社团,根本连平台期都算不上,顶多算是个扶手栏~(起辅助功能,更好地过渡完你的平台期,达到你的发展期望)
举个例子,我加入了心理健康协会的编辑部 和 心晴社~ 我为什么要加它们?
1.我的专业是财管→以后要进外企,难免和人打交道→我自己得有健全的人格修养,同时能对别人察言观色→心理部门
2.心理健康协会有许多部门→编辑部貌似与心理健康更沾边,我自己也有多愁善感的特质,能写→编辑部
3.将来绝对不能只靠笔和人交流的→得开口说→心晴社有个宣传部,而且两个组织还都基于心理,属于同源,时间安排不冲突→心晴社的宣传部
所以你看到了吧,我所报的部门都是为了我大学更好的发展,都是在为将来做伏笔~
再给你举几个反例:
1.我的对铺——勤工俭学(自强社),运用大量时间去做一些技术含量超低的事(图书馆登记、书本缺页检查…),精神上得到了宽慰(我独立了~),但真的是在做丢西瓜捡芝麻的事! 一个月200,要是好好学一年拿到国奖,赶得上勤工俭学四年了,还收获了知识与满足感~
2.上床——吉他社。
我勒个去,真当大学是来消遣来了! 吉他社、书法社……不一一列举了,我想说,此类兴趣社一定是慎重又慎重的~因为她们……居然是半点基础都没有(0基础)凭印象就颠吧颠吧的跑去了! 此类社团要是没有底子,加了也是充当背景墙的~(人家表演吉他,你帮人家抱吉他~)
3.就是以上所说,最后给你说个现象——我们宿舍不少人都踊跃性泛滥,五个六个的报名,结果我去面试编辑部的时候,30分钟了,那张报名表上30多个留下联系方式的人才来了不到十个,等我结束了,他们也没来~学哥学姐们好尴尬! 我想,这类人的面试都不会有多大成功,因为他们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守时~ 好的部门不会想要他们的。

说了这么多,你该懂了吧?一切,都只是为将来打底子而已,但如果你真想培养某种能力,如说话,没必要现在就赶鸭子上架——找到一群口才也不算顶尖的同龄人唠些没营养的东西~现在的学习途径不要太多——百度传课,书籍,q群~ 你总能找到学习的模板和志同道合的一群人的!

面试时学长学姐问了一些人——如果工作和学习有了冲突,你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会告诉他们——当然选学习了,学习不好,就算和你们一起工作,也施展不了多大的拳脚~

还有兄弟(姐们),高数、四六级、专业证书、学分……或许还会有考研~ 想想这些,你难道不觉得如今拥有的时间都是上帝对你的恩赐?

呼呼,居然打了这么长时间,仅供参考,采纳随意~蠢孩子,以后别问这么白痴的问题了,孰轻孰重啊??~

回答2:

1、大学最重要的是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份不会愧对自己学习三年的努力。

2、大学校园社团虽然多,但大多是娱乐性质的,这种活动虽然说多参加多多益善,但是,如果都没有进的话,那就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努力学习吧,

3、参加大学社团的目的性无非就是两种,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交到更多的朋友

4、当你能力足够的时候,自然会有朋友向你涌来,所以无需担忧。

5、至于从社团里学到的东西,我想,若你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未必会比加社团类的学习的少。

1、社团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礼记》。也许这里的大学与我们当前所说的大学并不是同一个意思,但是,今日之大学,依然需要的,是这样的精神

2、袁腾飞先生评价今日之大学时直言不讳:“一九八九年之后的大学生,失去了一种精神。”

3、那是五四精神,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是勿忘本心,对最初的梦想的追求。

4、在这个热衷于为商家做代理赚钱、热衷于与领导搞好关系以求得毕业时的一句推荐的校园里,依然有一群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梦想而聚集在一起。

5、连接他们的,也许是文学,也许是艺术,也许是学术,也许是爱心,是泼墨时的放浪,是激辩时的快感。

6、他们的存在,可能没有五四时期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们的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些许五四精神残存的影子。

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有一天,这种精神可以喷薄而出,化作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让今日之大学,真正成为学术、民主、自由、支持学生自由发展的大学。

回答3:

大学大部分的社团都是去玩的,根本没学到什么,不去也罢,如果你对某一个社团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