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后的市场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形式也在不断演进。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股份制资本主义所有制与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三种基本的所有制。 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原型,它以雇佣劳动为先决条件,雇佣工人劳动是私人财产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也是市场机制得以运行、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前提。
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主要有:①界限明确的产权;
②企业之间的完全竞争;
③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
市场机制对于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是最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是因为:第一,这是一种完全的私有制,产权界限极其明确,所有制中的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四种权利都完整地归所有者所有;第二,这类企业通常都为小型企业,因而竞争比较完全,无法形成垄断;第三,这类企业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自由地进出市场和产业。但是,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也存在着显著的缺点,主要有:第一,它不能适应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因而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第二,它不能解决企业外部性问题;第三,所有者个人承担的风险过大。这些缺点不仅限制了大规模生产技术的运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失败和经济波动。
股份制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为了克服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它可以获得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不能或难以获得的利益,这些利益主要有: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由外部性内在化所产生的收益;风险分散化的好处;降低交易费用;管理专业化的收益等。股份制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不仅可以获得上述利益,而且这种制度创新的成本大大小于其收益,因而这种制度显示了其独特的结构:所有权拥有者是众多的个体持股者;股东大会行使所有者主权;由董事会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股份制公司显现出“小型共和国” 的系统——持股者是全体选民,董事会和管理组织则是行政机构。股份制公司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自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是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个过渡点。
股份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虽有规模经济,形成了巨大的企业与企业集团,但它在本质上与私人财产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样,除了关心自己的利益并使这种获利能力能长期持续发展之外并不承担任何社会性的功能。这些社会性的功能主要包括:公平财富分配,维持充分就业,防止自然垄断的利润被少数人独占,城乡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民经济增长与国民财富增加等。这些社会性的职能只能由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来承担。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之所以能承担社会性功能,是因为这是一种由国家强制建立的“共有制”。这种“共有制” 的优势在:第一,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每个参加者都要受到政府权力的约束而不能自由退出,因此,政府可以实现由自愿谈判不能实现的方案;第二,由政府组织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可以比其他所有制具有更大的生产组织规模,可以在更大范围实现企业效益的社会化,使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可以承担起各种社会性功能;第三,作为一种“共有制”,它可以运用自己的权力与制度的安排,承担起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与群体矛盾的社会性功能。
混合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发展
二次大战后,国家资本主义与大战前有了很大变化。大战前由国家建立企业主要是为了推进工业化,大战后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其任务已不是实现工业化,而是承担起各种社会性功能。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建立,主要采用三种方式:①政府直接投资;②对私有企业实现国有化;③政府控股私有企业。通过这些方法建立起来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在结构上具有如下特征:劳动力只具有雇佣工资地位,管理功能由国家和国家机构指定的机构来行使,收益权被政府所占有。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中,作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原型的私人财产所有制仍然具有相当活力并以相当的规模存在着;股份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已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与主要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作用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 伴随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演进,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也逐渐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何为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含义。美国的格罗斯曼定义为:具有一定经济特点的组织安排,包括各个参加者按照规章和规则从事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组织安排。莫里斯·傅恩斯坦认为,体制就是被某些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形式所联合起来的客体、观念或行为的集合。维克拉夫·霍尔索夫斯基的看法是: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功能整体的客体集合即为体制。埃岗·纽伯格和威廉·达菲等人认为,经济体制是由经济决策权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经济信息传递的机制与渠道,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三组互为补充的社会关系构成。以上几种关于经济体制的定义虽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把经济体制理解为经济活动参加者的组织及其发展的复合体。混合经济体制。如果把经济体制看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参加者的组织及其发展的复合体,那么,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则表现出明显的混合经济特征。要给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混合经济体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现在关于混合经济体制的定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将混合经济定义为资本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特征的并存;第二类把混合经济定义为市场因素与计划因素的混合;第三类则把混合经济定义为国家借助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而进行的市场管理。这三类定义各有合理成份与缺陷。第一类定义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在体制上有相融相通的一面,但是毕竟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混淆;第二类定义把握住混合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方面,但由于定义过于简单,不能揭示出混合经济的全貌;第三类定义反映出当今政府及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也没有能揭示出混合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特征。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混合经济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尤以华民先生的定义更为完整准确。他认为:混合经济是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目标补足私人目标,以政府经济政策补足个人经济政策,以政府调控补足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笔者以为,如果人们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抛弃在经济体制上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水火不兼容的对立观,那么,华民先生关于当代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体制的定义是适合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