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趣事

2025-02-26 01:54: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两个农村孩子的致富故事

刚接到一个老乡的电话。这个老乡是我的远房宗亲,大我两岁,按辈份是我的叔叔。
十一年前,我刚来深圳,住在一间斗室中,他带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来访,大家一起做饭吃。他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就来深圳找事做。他当时在卖报纸--站在十字路口,向过往行人、车辆推销报纸。后来,因为我几度搬迁,大家都没有手机,就失去了联系。去年,他的妹妹来深圳,大家又见面了。他妹妹是我高中同班同学。
按约定去他家吃饭,来了许多老乡。他家只有一间房子,大概是三十平米见方,里面住了他们夫妻、儿子夫妇和他的老娘。儿子不听话,高中未读完就恋爱,未婚生子。因此,他年龄虽不大,却做了爷爷了。一家六口人就住在这样一间房子中,其辛苦可想而知。我们几位老乡一去,房中塞满了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
不久,老乡们慢慢散去,我也起身要走。他站起来送我至楼下,一边走,一边跟我聊天。他很诚恳地请教我:有些事人多时不便讲,现在我可以跟你说了:我现在有一百万多元现金,你说该如何办?是买房子、车子,还是投资?我听了心里一楞,但表面还是装着若无其事,问他:你是否准备定居深圳?他说:来深圳这么多年了,已经适应了,还是想定居下来。我建议他:还是买个房子吧,有钱时不要太节省。他现在拥有两个报刊亭,每月净利润二、三万,非常稳定。
不久,他请我过去帮他看房子。他还是农民的心态,怕吃亏。我当时没有时间,就教他买房子的手续和注意事项。他买好房子后,又打电话给我,说想买车子,我就介绍了一个朋友给他,买了个伊兰特。之后,又请我们大家去“撮”了一顿。
他今天打电话给我,是想谈做生意的事:报刊亭收入不错,还是保留着,但不能老靠这个低档的摊子,让儿子去经营就行了,我自己想做点别的。然后谈了一些想法,并说有一些门路。
在他眼里,我比他更有见识,更能把握方向。其实他错了,因为我不是个做生意的料,,而且显然没有兴趣,肯定不如他。但他总是相信我,凡事与我推心置腹地商量。我说:我们改日细聊吧,有钱一起赚。他说:好呵!
一个在马路上卖报纸的农民,成了百万富翁,其财富的积累过程固然满含艰辛,但能做到这一步,也是令人钦佩的。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朋友的弟弟,同样来自农村,可能高中没有毕业。九年前,他突然来我单位,向我推销保险。当时,我对商业保险十分反感,但他是朋友的弟弟,总得和颜悦色以对。他知道我刚当爸爸不久,前后来找我多次,推销孩子的保险,我都婉言谢绝。最后一次,他买了一些水果来,说要送给我孩子吃。这下,我无颜拒绝他了,只好买了五份(每年1800元,后又一学生来推销,再买五份,每年3600元,共交十四年)。
首期保费1800元,他大约能拿到几百元佣金,可前后跑了多次,付出真是太多了,可是他毕竟成功了。他后来说,如果我不跟他买这份保险,公司就要辞掉他。九年来,他对我的保险十分关注,服务特别好。2003年,我准备自驾游回老家,去买个外省临时保险,不意遇到他。他非常热情,要开车送我。我说:我也买了个破车,不用送了,谢谢你。然后,他告诉我:现在情况不错了,买了几套房子,买了个奥的a6;现在不用自己跑单了,手下有几个秘书。
这是两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的发家致富的故事。
为什么很多大老板都没有什么文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就找不到一个薪水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此,只好拼命奋斗,少数能干的就成功了。为什么多数高学历者反而做不了大老板?是因为多数高学历的人有一种惰性:反正能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没有必要去奋斗了。高学历者也有当大老板的,那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赚钱欲望,不满足于现状。
这样一想,我就觉得,我们中很多人的时间和智慧,都在白白浪费。赚钱多总是好事,不说为自己赚吧,也该为家里人、为他人赚。今天报纸上报道说:香江集团女总裁翟云卿拿出5000万元搞了个慈善基金会,并准备在十年内增加至10亿元。做这样的事多有意义?

一个农村孩子的淘宝生活(讲述我的真实故事)

我来自河南洛阳的一个小山村,爸爸以前在陕西的一个煤矿工作,工资不高,每年最多只能回来2次,妈妈由于要照顾外婆,不能去陕西生活,爸妈就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苦日子,终于有一天,爸爸要调动工作了,工资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是无情的上帝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噩耗,2001年11月15日我爸爸得急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时,我19岁,刚读大学2年级,我弟弟15岁,读初中3年级,顿时,天就像塌了下来,压在母亲柔弱的肩膀上,90岁的外婆不断喊着:为什么死的不是我?。。。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庞,哭红的双眼,为我们兄弟俩操心而发白的的头发,我第一次放声大哭了,那时,我发誓一定要母亲过上好日子,将来,我可以不要爱情,但是我不能没有亲情,我决不能让母亲一个人孤独劳累的扛重担,可我毕竟还在上学,不能替母亲分担。。。。
后来母亲承包了温室大棚,弟弟初中毕业后跟着师傅学修车,而现在的我虽然有了固定的工作,可是由于工作繁忙一年也只能回家几次。。。
偶尔的机会,我认识了淘宝,有了自己的店铺,经过努力,从0信誉度做到了钻石,虽然还没取得大的成绩,可我一直尽心尽力的经营着。回家时我跟母亲说我在淘宝网开店了,要进货发货,要和全国的买家沟通,母亲听了很高兴,虽然她不懂什么网络,但是她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从小到大,只要我高兴去做的事情,母亲都会支持我的。。我希望有一天也能给母亲开一个店铺,让她不用再那么辛苦,坐在家里也能赚到钱。。
在淘宝里,我认识了无数的朋友,有专职的,有兼职的,大家都积极的生活着,工作着,在淘宝社区里讲述自己的苦乐酸甜,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开开心心,一生平安,幸福。

回答2:

  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时刻萦绕在我的脑际,采撷几朵乡村生活的“小花”送给你们我亲爱的朋友。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人间。她走过高梁地,地里的高梁穗沉甸甸的压弯了枝杆;她走过花生地,花生叶黄了。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谁能不高兴呢!这一天,姥姥、外公、妈妈和我来到地里拔花生。虽然我个头小,但力气可用不完。我来到一颗花生前,双手抓着花生叶使劲往上拔,“哗”的一声,花生被我从地中拔了出来,虽然弄了一手的土,可这是我的第一战绩呀!还有一颗花生特别难拔,我使出吃奶的劲,“啪”一声,我双手抓着拔出来的花生,摔了个“四脚朝天”,顿时,我浑身是泥,成了个泥人。夕阳洒在静静的小河上,我们每个人都抱着一大抱花生,我和妈妈互相看着,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洋溢着满脸的笑容,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我一边唱着小曲一边往家走,随手摘下一个高梁穗。外公看见了,本来布满笑容的脸上顿时乌云密布,看着我说:“你们城里孩子就是不懂得珍惜粮食。别看这只是一个高梁穗,可是人家辛辛苦苦种了大半年才结出来的。你怎么能这样呢?……”外公越说我心里越不是滋味。这都怪我自己,我在心里默默地谴责自己,不该摘下那高粱穗。天天说着珍惜粮食,怎么只是口头上说?我赶紧向外公认错,外公这才原谅了我。我明白了,一些事情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应该付诸行动。
  乡村,记载着我们的欢声笑雨,记载着我们的童年。

回答3:

我有一个表哥,住在城里,三十多年前,也是小孩的表哥经常跑到离城二十多里的我们乡下玩,我最喜欢和表哥一起玩。

表哥很聪明。他曾经自制过一把“火柴手枪”,就是把废自行车的链条拆散,用铁丝弯成一个枪形,将链条连接起来,还要用医用纱布包紧,再用铁丝做一个“枪栓”,用橡皮筋控制“枪栓”,前面的“枪眼”也是一个自行车链条,并在眼上拴上一个自行车钢圈上控制钢丝的钢丝头,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弹夹”,里面上一根火柴,即“子弹”,扣动“板机”,随着一声鞭炮般的响声,火柴棒便飞出去了。据说飞出去的“子弹”(火柴棒)可以打中麻雀等小飞鸟,只是我未见过。能不能打中麻雀式的小鸟我虽不知道,但我还是非常喜欢玩这种“枪”的。所以表哥每次来我家时,我总是跑前跑后的围着表哥转。

记得是上小学的一个星期天,学校组织我们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而且是到湖里插秧。刚好那天表哥到我家来了,我便不想去参加劳动,而想和表哥一起玩。就随便想了一个由头向老师请假,因为理由不充分,老师理所当然的没有同意,我还是不甘心,在出发的时候,我便有意的从我们那一大群同学中慢慢地挪到了后面,然后就悄悄地折转回来,如愿以尝地达到了和表哥一起玩的目的。

那天表哥还是那个表哥,“枪”还是那把“枪”,玩法也还是那个玩法,但那一天就是玩的没有兴致,心里总有一点忐忑不安,总是担心第二天老师会批评,会大发雷霆。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却没有因为这件事批评我,也许是老师那天没有发现我的“逃跑”,也许是我因一贯表现较好,老师原谅了我的“偶尔”过错。这件事情,老师虽然从未批评过我,但在我心里却一直记着这件事。

人的一生有很多欲望,有欲望并没有错,正常的欲望应该得到满足,但是人的欲望不能膨胀,不能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得到,如果一个人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或者别人不知道,或者没有人进行议论批评,但最终还是会受到指责的,那指责的就是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