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10日,甘肃省武威地区金羊乡新鲜大队的民工,在武威县北郊雷祖庙的雷台之下开挖战备地道时,无意间挖掘出了一座东汉的将军墓,出土文物共计231件,其中有一雄伟壮观的仪仗队,在仪仗队伍的最前面带头的,就是马踏飞隼。
开始时,考古人员认为这只飞鸟的原形是燕子,就把这匹铜奔马取名为“马踏飞燕”,俗称“马踏飞鸟”。后来大家再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只飞禽尾部的羽毛不是分开的,而燕子的尾部是分开成剪刀形状,所以它不应该是燕子。另外从马与飞禽身体比例来看,飞禽也显得很大,因此它应该就是隼。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隼”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