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乘风破浪》再到如今的《飞驰人生》,我眼中作为导演的韩寒是,一个从前和世界过不去的人,到了某个节点突然发现拗不过世界,只能选择和自己过不去。
《乘风破浪》,是人近中年的韩寒展现出了温柔的一面,开始(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和世界和解;那么《飞驰人生》,则是历尽浮沉的韩寒带来的,关于“被打倒一千次后也依然要爬起来”的热血和勇气。
我们从他的电影中了解了他所有的童年回忆和作者印记。他的小镇、小岛、伙伴,对赛车和速度的追求,对人生抒发的金句,在路上的状态,还有一点无伤大雅的荤味。这些元素反复交织在他的作品中,让每部电影都像是一座情怀展览馆,凭一张电影票就能遁入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溯他逝去的那些时光。
《乘风破浪》则更加的故事性强,那个二十年前的小镇如梦似幻、既写实又超出于现实,是韩寒回忆里的南方小镇,他借阿浪对父亲阿正的理解,完成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和解。
到了《飞驰人生》,他再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讲述了关于赛车手“奉献”自己的所有,乃至生命去追逐梦想的故事。也许经过前两部电影的积淀,韩寒觉得他已经可以用一部电影来阐述自己生命中另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了。
《飞驰人生》既像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也像是一个终点。集大成在于,能定义韩寒赛车喜剧电影类型的元素全都有,同时也改掉了一些毛病,例如放弃了过多的金句,不再靠台词推动剧情。而终点就在于,当飞驰人生的主线开始讲油腻臃肿的中年赛车手开始回望过去辉煌,最后一次为梦想燃尽自己。
观点粗糙,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主要变化就是,从缓和父子关系,到后来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感觉是那种不服输,敢于与自己社会去拼搏。
更成熟了,细节处理变得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