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响根发生的因素?

2025-04-04 07:41: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是花卉良好生长发育的基础,根的数量寿命等对植物整体的表达非常重要。但由于根位于地下,研究和观察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人们常常忽略根的作用和活性。影响根发生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根机能表达的决定因素。

1.遗传本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花卉发根类型及发根数量差异较大。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原始雨林树干高处的热带兰,如万代兰气生根发达,一条条独生不分枝,长度可达1米,甚至1米以上,同样原产于热带雨林中的附生类凤梨,无气生根而且基部根纤弱不发达。遗传本性决定生长习性规定了本类植物根群的本底水平,因此,在栽培管理中,应以每种花卉的遗传本性为出发点合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才能有的放矢,发挥最佳技术效果。

2.顶端优势、直立优势及极性的影响

同其他作物一样,具直根习性的花卉根系也存在扩展根系的生长根和具吸收功能的吸收根。生长根具明显的顶端优势习性,生长越旺盛,对各级侧根的发生抑制效果越明显,待生长势缓和后吸收根才可大量发生,根发生动态的观察中可以看到无论盆栽或露地栽植,吸收根发生高峰都在生长根之后,与地上部表现相同。根系的顶端优势在根系垂直生长时更明显,垂直根加长、加粗生长快,侧根少,而水平根即侧根发生量大,如将垂直根弯成水平后,顶端优势会减弱,优势部位将转移到拐弯处,如将根系短截修剪,则剪口愈合后大量发生新根。因此在换盆、倒盆时,适当短截直立、粗壮的根,有利于根系结构的优化。

3.根密度及分根量的制约

在花卉定期换盆时,我们经常看到原盆中根系盘根错结,尤其是盆土边缘几乎全被黄白色的根包裹住。天门冬的根在生长后期则从内向外挤满整个栽植器皿。杜鹃的根纠结在一起死根随处可见。盆栽3~4年的金橘,冲根后可看到中心老根秃裸密集,边缘细根缠根,原有的根系集中区新根发生量少;根系向心更新速度慢,整体根系功能下降。因此,根密度的大小是制约根系结构及功能的一大重要因素,适当调整根密度可有效改善地下水、肥、气、热的利用。

4.环境条件的影响

有研究者把生态条件分为三种即黑生态、白生态和活生态三类。黑生态主要包括基质中水、肥、气、热条件和pH等因素。通常情况下,水和气往往是黑生态的主要矛盾,而水、气的平衡往往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养分的活化吸收和利用。白生态主要包括气候中光、热、水、气等因素,其中光、热、水同样对土壤基质条件起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活生态主要包括植株附近的其他作物或杂草,各种生物及微生物因素。有关各生态因素的作用将在第五章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