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背景简介

背景有寒冷的天气
2025-02-22 15:28: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0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 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却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而是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奋。

回答2: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得到消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伟大的悲剧》课文导读

本文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回答3:

南极简介: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但冬季极端气温很少低于-40℃,现在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是-88.3℃,它便是1960年8月24日由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定的。

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风速超过15米/秒时,会形成暴风雪,伸手不见五指。

南极洲还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几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极地气旋从大陆以北顺时针旋转,以长弧形进入大陆,除西南极的低海拔地区以外,这些气流很难进入大陆内部。但是,在气旋经过的南极半岛末端(包括乔治王岛),年降水则特别丰富,可达900毫米。

南极大陆98%的地域终年为冰雪所覆盖。冰盖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米~2500米,最大厚度为4800米,它的淡水储量约占世界总淡水量的90%,在世界总水量中约占2%。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地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60米,我国东部的经济特区将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南极洲最具特色的是没有土著居民,也没有发现任何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直到现在,南极洲没有工厂、农田,靠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类无法在南极生存。

南极地理概念简介:

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极是一个泛称,或是一个习惯用语。它有时指南极点,有时指南极大陆、南极区域、南极洲,甚至有时还指南大洋。但从科学意义上解释,应将其区分为点状地理实体概念和面状地理实体概念。点状地理实体仅指南极点,面状地理实体是指地理范围,即南极地区。因此,在具体应用时要严格地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南极地貌简介:

南极洲在南极洲形成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一些陆地及岛屿从海中升起,才构成今天的地理状况。它包括多山的南极半岛、罗斯冰架、菲尔希钠冰架和伯德地。主要山系有萨普、埃尔斯沃思等。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就位于西南极洲。西南极洲多火山,仅玛丽•伯德地就有30多座。南极半岛东边威德尔海中的两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1983年;半岛顶端附近的欺骗岛也是一座活火山,1971年8月中旬曾经喷发过。该岛呈马蹄形,岛中间有一凹陷的深谷,终年冒着蒸腾的热气,发出一股硫磺气味,水温比较高,是南极洲的一处旅游胜地。南极半岛附近的岛屿多数由黑色火成岩构成,怪石嶙峋,奇峰突兀,气度非凡。西南极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基岩表面的海平面以下,即冰盖下面的陆地实际比海平面要低,有的地方甚至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如果把南极大陆的冰盖揭掉,南极洲的地貌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东、西南极洲的差别将非常明显。西南极洲的面积将大大缩小,南极半岛也不再同南极大陆连在一起,而成为一个长条形换岛弧,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之间将出现一条很深的海沟,把南极半岛与南极大陆完全分开。当然,这不过是想象中的情形,实际上,南极冰盖是不会融化的,用人工揭掉它也根本不可能。

著名作家茨威格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人性中至上的灵魂

——读《伟大的悲剧》有感

作者:风萧萧

南极,是一个冰天雪地的神秘国度,能够征服南极,是一个创举一个奇迹。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队经过重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了南极点。但对手阿蒙森比他们早了一个月,已经把挪威国旗插在了极点上。斯科特一队探险队员,沮丧地往回走。斯科特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证明阿蒙森胜利的责任。他们失败了,但仍坚毅执著地生存下来。不久,奥茨为了不连累大家,毅然走上死亡之路。斯科特临死前还在写日记,献给他所爱的每个人。

读了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对英雄们的死去是深切的哀悼,使我们钦佩万分的是斯科特队员们的英雄气概。

他们之所以能给我们震撼、哀悼、钦佩,是因为他们他们表现出了人性中最高尚、最崇高的灵魂。他们身上闪烁着至上的光辉!

斯科特表现出的是诚信正直的绅士风度。当时极点上只有他们,他们完全可以拔掉挪威国旗,插上联合王国的旗帜。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证明阿蒙森胜利的责任。斯科特是一个好汉,是一个铁铮铮的硬汉子!

他们还表现出了坚毅执著优秀品质。失败了,不放弃,仍然保持着生存的意志。能活着回去就是好样的,他们不是一群怕死的懦夫,而是一群热爱生命的强者。

奥茨在临死前,表现出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为了不连累大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走向了死亡之路。大风雪把这位无私的英雄吞噬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斯科特在临死前,仍然坚持着写日记,直到手指被完全冻僵。他把日记献给了他所爱的每个人,这份无私的祝福、无私的爱,使我们感到了温暖。

“有的人死了,名字比尸体腐烂的更早;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一个英雄死了,他的灵魂会变得无比高尚。这在任何时代也是伟大的悲剧,也是震撼人心的伟大故事。

额 你可以上网找的,这样的有很多 我只是帮你找了一个网站的

回答4:

《伟大的悲剧》课文背景知识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得到消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伟大的悲剧》课文导读

本文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回答5: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0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