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族属问题一直有争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大禹的故乡在四川汶川或者绵阳市附近。
安邑(今山西夏县)。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 ,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大禹,历史上也叫作禹,他是鲧的儿子。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帝王,他得位于舜,传位给伯益,有说法是传位给儿子启,自此以后,禅位制就被继承制取代,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启得位后每年都会祭拜大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后来的帝王在登基的时候都会祭拜大禹。
大禹是治水德天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禹得到舜的赏识,得到天下诸侯和百姓的拥戴是治理好黄河水患。
上古时期,黄河水经常泛滥,危及天下百姓,每当洪水季节,到处都是灾民,舜命禹和他的父亲治理黄河水患,他的父亲在此过程中犯错被舜赐死,禹并没有怨恨之心,仍然坚持治水,历经十三年,最终疏通黄河河道,将水引入东海。其间留下“三顾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他治理黄河水采用疏通之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大禹即位后,得知有些诸侯对他不满,于是召集各位诸侯首领集聚在涂山,身穿祭祀服饰,检讨自己的过失。最终他的德行令诸侯心服口服,并恭敬地送上贡品,其中最珍贵的是青铜器。
青铜器越来越多,大禹想到以前黄帝铸造青铜器记录功德的故事,于是把进贡的青铜器铸成九个大鼎,九鼎代表九州,九州是大禹在治理黄河水时,勘察各地山川河流、人文风貌后划分的九个地区,九鼎集中代表九州统一,九鼎也成为皇权的象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禹 (夏朝开国君主)
关于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但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现四川省绵阳市附近。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的族属问题一直为学术界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他的族属为羌的观点,至少,大禹即使不能有确凿的证据被证明是羌人,但也是在羌人中成长的。关于大禹是羌人的记载很多,《孟子》、《史记》、《吴越春秋》、《水经注》、《蜀本记》等,“禹兴于西羌”或“出于西羌”,其出生地是古代汶山广柔县石纽乡,在近代学者、国民党时期汶川县长祝世德的《大禹志》中,明确地考证出大禹出生在汶川县绵池镇刳儿坪。大禹开创的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以国家型态出现的奴隶制王朝,中国古代史由夏开始记朝,夏王朝的主体就是羌部族。
大禹貌似四川省阿坝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绵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