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营养物质还有很多以元素形式存在。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出现外,其余各元素统称为无机盐。又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钙、镁、钠、钾、磷、硫、氯为常量元素;而铁、铜、碘、锌、锰和钴等含量很少,有的甚至只有痕量,每千克体重的含量以毫克来计算,故称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
现以钙为例,谈谈其吸收过程及其生理意义。钙是人体内的重要无机盐之一,成人的体内含钙量达1200克,其中99%集中在骨骼及牙齿中,其余l%以游离钙或结合钙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间液及血液中,这1%统称为混合钙池。混合钙池的钙与骨骼钙维持着动态平衡。
当混合钙池中的钙含量减少时,通过破骨细胞将骨骼中的钙不断释放入混合钙池;而混合钙池中的钙也通过成骨细胞不断地沉积于骨骼。人体中的钙除构成骨骼、牙齿,具有支撑、运动和咀嚼食物功能外,混合钙池中的钙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正常人血清钙浓度为每100毫升血中含9~11毫克。血清中含钙量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引起抽搐;相反,当血清中钙量过高时,会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另外,钙还参与凝血过程,对很多酶有激活作用。从生理学角度讲,人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钙,才能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成年男女每日为600毫克,孕妇为1500毫克,乳母为2000毫克。食物中的钙以奶及奶制品为最好,不但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较高。
另外,蔬菜、豆制品和虾皮等海产品的含钙量也特别丰富,是补充人体钙的主要来源。钙的吸收是在小肠上端以主动吸收的方式进行的,其吸收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肠内容物的酸度,对钙的吸收影响很大。在pH为3的酸性环境中,钙呈离子状态,吸收最好。
此外,维生素D也是钙吸收的最好帮手,它既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又能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在日常生活中,影响钙吸收和利用的因素也很多,如草酸、鞣酸、磷酸盐等,可与钙形成难溶于水的钙盐,使小肠不能吸收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故人们在调配膳食时要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