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审美畴,是儿童文学话语体式产生的原点,是一种支配性的文体规范因素。也即在儿童文学这一文类范畴中,“儿童”不仅意指目标读者或文学的反映对象,亦指称文学的反映方式。换句话说,“以儿童为读者”不仅意味着对现实儿童的关怀、对儿童受众的自觉,更意味着一种叙事策略的选择,也即芭芭拉·沃尔所言的童书之为童书“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怎么说”,即一种风格的选择、文类的选择、话语体式的选择,一种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的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既强调了作者与儿童平等对话的民主精神,强调了作者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智慧,同时强调了童书创作同样具有现代个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对儿童写作”意味着写作时有一个假想的或现实的孩子在听,同时有一个充满自我觉知的讲述者在讲。于是,受述者的在场感提醒叙述者自然而然地采取了区别于成人文学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里包含叙述者的审美倾向和叙事习惯,也包含对受述者全部的爱。从爱出发而产生叙事智慧,叙述者不仅会考虑到受述者的接受能力,也会考虑到如何将更多人生经验、人生感悟和人生智慧有效传达给受述者,同时受述者并非被动接受的容器,受述者作为一个对话者和参照系会反过来引导、启发叙述者反观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