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读博退学,对谷歌微软不屑一顾,天才少年王垠究竟有多狂呢?

2024-11-19 12:33: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读博的压力会有多大呢?顺利可能3、4年就可按流程毕业,不顺利的话,就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可能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懂。而当你才完成学业,刚步入社会工作会有多难?除了与同事的相处,让人伤痛脑筋,各种加班,让人无奈,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对工资并不是那么满足。所以有时候经常会看到新闻报道,某校一博士跳楼自杀,某某人因工作压力过大自杀,有时我们常常不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本应该活得轻松。

可也有些人偏爱反其道而行,跟我们正常的逻辑恰恰相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厉害的人,因为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进的地方,却被他吐槽得“体无完肤”,他一直兜兜转转,似乎没有人知道他在追求些什么。那么现在让我们好好的了解一下这个“传奇人物”。

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吸引各大名校的点又是什么,为何又频频换学校?

20世纪70年代王垠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从小他的学习就不让人操心,也是很多人眼里的天才儿童,大家对他寄予厚望,好在他也不负众望,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底。在1997年就成功进入四川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他在计算机方面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周围的人对他十分的佩服。家里虽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但都非常支持他的个人选择,注重他学习方面的培养,后来他也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成功保送至清华硕博连读。这也更加证明了他不仅成绩好,也有着自己非常擅长的领域。

进入清华计算机系后,那里并不是他辉煌结束的地方,因为即使在清华他依旧实力超群,计算机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逐渐便也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在计算机方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谁又曾料到,他后来会主动提出“退学申请”,本来马上就可以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他这样做,真是耐人寻味。当然他离开前还写了一万多字的“论文”,论文的内容只是将清华吐槽了个遍,总之似乎清华配不上他吧。而更多的来讲,应该是清华大学的一些理念与他相背离。

离开清华后他另选他校,事实上,也依然有许多名牌大学的门向他敞开,于是后来,2006年他通过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到达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博士。按理说这是他自己重新选择的学校,他应该寻得一个安稳了吧。可是事与愿违,在那里还未读满3年,他表示对康奈尔大学也同样感到不满,而退学前的处理方式只能说是复制粘贴离开清华模板,又吐槽了康奈尔大学。2008年他又去了别的学校也就是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但是那个学校的综合排名还不及前者,如何满足得了王垠心中那个大学的模样。所以也只是同样的选择同样的结果,2012年,不知道他是对所有大学都不再抱有期望,或者是其他原因,总之他放弃了继续攻博的打算,再也不想在那方面下什么功夫了。

这位“天之骄子”是仅仅对待学习是这种态度,还是说对待工作也同样如此,在他看来没有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地方?

学习生涯结束了,总归是要踏入社会。放弃攻博的那一年,他来到了谷歌实习,谷歌自身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很多计算机、互联网大神的向往之地,而他却仅仅待到实习之后,又愤愤不平想离开,他可能是很擅长写吐槽类文吧,他并没有放过吐槽谷歌的机会,写完吐槽文后才选择离开,文章大概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应该受到谷歌的更多的关注,然而谷歌并没有这样做。

后来为了基本的谋生,并且他这么大了,也不可能说一天无所事事,所以他又去往了微软,想想他还是真的实力派,这么多实力强大的公司他随便跳槽。但是他到了微软也没能安定下来,同样的行为上演,把微软形容的何等的不如,直接声称微软的灭亡是迟早的事。微软也是直接将王垠给封杀了。他的人生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复制粘贴一般,后面他依然坚持到处求职,而结果怎样就无人知晓了。


一个人拥有天赋是上天赏饭吃,但是也应该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我们不可否认,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他有自己心中的追求,可老是只有埋怨和不满总归是不行的。

而我们也应该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不需要变得多么卑微,但是有时候人还是应该把自己看“轻”一点,多学习其他更优秀的人的行事作风,不要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居才自傲。

回答2:

失败就失败,重要的是敢于挑战自己,他做得很好,完全就是按照他的梦想,他的那个崇高的精神来生活。

回答3:

狂妄天才王垠:3次读博退学,拒绝谷歌,当众批评微软遭封杀

回答4:

3次读博退学,对谷歌微软不屑一顾,天才少年王垠我觉得确实是非常的狂,但是人家狂也是有资本的。

回答5:

我觉得他特别狂,居然放弃了美好的前程,对清华北大不屑一顾,也难怪,毕竟人家实力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