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话来源于《论语·八篇》,其作者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教育家,作为儒学创始人,他的著作也被后世奉为经典,而这句话也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他的主张被历代帝王当成管理准则,他本人也受到了各阶段统治者的追捧。直到现代社会,孔子思想仍旧在深深的影响着大家。题中这句话的含义:已经做过的事还提它干什么,已经做好的事不不必再去劝阻了,已经成为过往的事还追究干什么?对我们每个人的处世之道都有深远的意义。
所谓做过的事不要提,也就是无论做了什么事,好事就应该有好汉不提当年勇的觉悟,对过去的荣誉不沾沾自喜、逢人就提,坏事也不要喋喋不休,沉湎于其中,愧疚无法自拔。因为当你做了好事或者获得了什么荣誉,过分骄傲,逢人就说会让人觉得你很自以为是,当然如果是一件负面的事,例如丢了钱,摔了碗甚至是工作失误等,也不要再喋喋不休的抱怨,内疚,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再有负面情绪,也改变不了事实结果了。
谏就是劝阻劝说,在古代专指劝阻君王。在古代,君王的话就是圣旨,作为君臣或者子民只有遵从的份,根本没有什么反驳权。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君王逐渐接受君臣劝谏,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古代人民生存的标准就是迎合君王,这主要体现在修葺宫殿等大型活动上,这个时候就适用遂事不谏,因为你劝了可能会适得其反,惹得君王大怒。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人要向前看。这句话也是这个道理。已经发生的错误,如果紧抓着不放,只会让人觉得咄咄逼人,而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向前看。在生活中,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如果他们犯了错,并改正了错误,那我们就不应该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而是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