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电子合同的兴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2019年至今,已有超过12个部门相继颁发政策和法规支持电子签名的应用,2019年4月,《电子签名法》的修订鼓励不动产交易使用电子合同,使地产交易电子合同得以实现。
相对于电子合同地产行业使用传统合同有六大痛点:
第一, 签署流程复杂、签署量大。地产涉及的业务场景丰富,签署合同频次高。
第二, 签署成本高、效率低。地产项目往往分布各地,打印、签署及邮寄成本高,不利于效率提升
第三, 印章管控难。由于地产项目往往分布各地、项目主体多导致印章类型多,集团对项目印章难以有效管控
第四, 签约主体身体识别难。很多合同无法面对面签署,身份和意愿的真实性很难有效识别。
第五,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目前,大多地产公司已完成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但在合同签署的环节却要回归线下。
第六, 签署场景复杂。地产公司往往跨区域、多元化发展,导致签署场景多且复杂。
相对于传统合同,让我们看看电子合同是如何为地产企业降本增效的——
电子合同在降本增效方面效果明显。以年销售额500亿的地产公司为例,该公司一年的采购合同1万份,营销签署认购书2万份,以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做比较,一份纸质合同的签署最低需要30-40元,一份电子合同相比签署纸质合签署成本可节省超90%。
传统纸质合同的签署、审批、盖章、打印、邮寄,全流程至少需2-3天时间,通过电子合同可实现三分钟内完成合同签署、归档,效率层面提升90%以上。
在营销案场,通过在线签署收据和认购书,可使客户满意度提升98%以上。
电子合同房地产领域核心应用场景——
从前端的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采购,营销、客服、后端的商业租赁,企业内部HR和法务管理均有很多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