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对二战史稍作了解的朋友们自然都知道二战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因为战略方向的不同闹得不可开交。以日军陆军参谋本部为首的军人强调日军应该北上进攻苏联,跟德军形成联盟,夹击苏联。而以军令部为首的海军则认为日军应该迅速南下,趁美国还没有全面封锁石油前攻击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样才能尽快解决日本能源短缺的问题,迅速结束第2次世界大战。
日军海军和陆军因为抢夺战略资源,也是闹得差点儿擦枪走火。最有名的莫过于武汉会战。武汉会战的时候,日本陆军是沿着长江两岸西进,自然少不了海军炮火的掩护和战略物质的运输供应。让人脑洞大开的是,参加武汉会战的日本陆军和海军,为了确保双方不作弊,不出纰漏,不相互拆台,双方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保证战场合作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亘古未有,完全可以载入战争奇葩史中。
日本的海军对陆军向来不客气,他们抢先占领了青岛和连云港,直接将这两大港口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房屋全部据为己有,当日本陆军上岸进入城市的时候,连居住地儿都找不到,恨得日本陆军直骂娘。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的矛盾不是一日形成的,从历史上来看是长州藩和萨摩藩矛盾的演化。二战期间,日本陆海军在战略方向、战略资源抢夺,以及在天皇面前话语权的争夺方面闹得势不两立,从根源上来讲是日军指挥体制的问题。
日本法西斯体制建立之后,使得日本陆军的参谋本部和海军的军令部凌驾于政府机关之上。参谋部长和军令总长各行其事,并不互相隶属,二者只是名义上归日本天皇管理。但在二战的过程中,天皇是不参与陆军和海军的实际作战规划和细节制定的。日军的战役指挥权由日本陆军和海军分别掌控,没有统一的指挥部。日本政府内阁虽然设有陆相和海相,但他们只负责和平时期的军队用人和行政管理,到了战争时期便没有了战争指挥权。
没有吧,海陆军各自发展,相互保密,甚至发现了敌方的潜艇都不互相通报,但是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
有夸大成分,毕竟日本陆海军虽然有一些分歧,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朝着同一目标努力
没有,因为二战时期他们的矛盾确实有那么大,都想主导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