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儿子报名时,老师要我交500元押金,我很不服气问老师为什么别人不用交,我的儿子要交,当时老师是这样说的,因为你儿子在上一年时的老师说太调皮,这个学期要交钾金,我和老师吵了起来,就用了这句话“只有不会的教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老师也很生气说我才不想教你的儿子。我真的很生气,一个学生刚升上一个班级老师就否定他了,让他怎么会学好。一个老师不但要有才,师德更是重要 。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作为一个老师,我非常不认同这句话。但是陈鹤琴老先生作为教育家提出来问题不大,可以自我勉励自我提高!这就好像“我自嘲和你能不能嘲笑我是两码事”是一样的!
这句话绑架了多少老师?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绝对是教育界的楷模。他有三千弟子,但贤人是七十二人,这个优秀率是2.4%,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我等凡人老师真的很无奈!
优秀率2.4%的孔子放到现在会被批评的😂😂
同时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还可以编出很多类似的话来,你看看合不合理——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没有破不了的案,只有不会破的警察!没有破不了的记录,只有练不好的运动员!没有演不好的剧本,只有演不好的演员!没有演不好的演员,只有导不好的导演!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不会干的员工!没有教不好的熊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些话你很容易发现问题,为啥就对“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深信不疑呢?老师招谁惹谁呢?
老师也很苦的!
当然,教师这个群体中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所谓师德缺失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群体,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败类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老师师德缺失而否定整个教室群体。贪官污吏不少吧,你能否定整个官僚系统吗?
确实也有一些害群之马!
同时我觉得如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如果合理的话,那就不需要家长了不需要警察了不需要暴力机关了,全部让老师去教嘛!谁说的这句话,你自己教不好的学生你就让他去教吧!他都教的会!
悟空小秘书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看到已经有六千多回答,观点看法应该已经非常之多了,但还是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早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提出来的,他是用来自勉激励自己好好工作,探索教育孩子的成长之路。
后来,又有某专家、教育先进工作者沿用这句话,因为他是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到处作报告宣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是教育界的干部和学校领导对老师的批评和评价。这句话成了领导批评老师佐证,教育局和学校每年都有质量总结表彰大会,成绩差的学校和老师自然要受到批评,“你看,是教育界的模范权威说的,学生学不好,全是老师的责任”,他不考虑具体因素,就全盘否认老师的辛苦付出!
2.是部分领导对这句话的曲解。所谓的“好学生”也是相对的,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他们在各方面会有不同的天赋,有的学生文化课很优秀,有的学生体育项目运动上有优势,有的学生美术音乐上有特长,有的学生表演口才上异乎寻常;就是文化课优秀的学生也有偏文科或偏理科。要不然高中为什么要分班?大学要开若干个专业?
3.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呢!有的孩子天资聪颖,智力非凡,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有些孩子(少数)比较弱智,你怎么教他就是不会,对知识内容理解不了,或一知半解、慢人一拍。这些学生在同一教室,同一老师授课,为什么没有都不是一样的成绩呢!这就间接的证明人的智力是有差异。如果片面地理解“好学生”就是会考试、得高分的学生,那未免太偏颇了吧!现在学校开办重点班、清华、北大班,把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是不是这些老师就是很会教学呢?
4.“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广大教师之所以反感这句话,它一棍子打倒一大片老师,动不动就批评老师,严重地打消老师的积极性。于是在网上讨伐它,现在的教育有许多伪命题,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都是有些中介机构为推销赚钱的冠冕堂皇话,它是似而非,又像有一些道理,于是,纷纷跟从报这个、那个辅导班。
5.从古到今,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孔夫子也是“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他对颜回评价是“闻一知十”,对子贡评价是“闻一知二”,人的天性禀赋各不相同。陈鹤琴老先生在《活教育》中论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学生交流学习……等十大教学理念,很多我们正在沿用。不承认差别,不是唯物主义者,希望这些领导者少一些瞎指挥,多一些实际工作探索,改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管理上领导上要有客观性、前瞻性,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平平,后来出国了。到了国外,那种开放式和启发式的教育,特别适合这个孩子,结果他的各科成绩永远名列前茅!最后又考入了国际著名大学。
再说我的儿子,我儿子按照学龄提前一年上学,再加上这个孩子心智成熟晚,特别好动,做事马虎、急躁。这都是因为我之前工作忙,对孩子没耐心造成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的好与坏,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循循善诱改变的。也可以这样说,只要找对教每个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也都是可以教好的。
这句话也有一定道理,毕竟每个人的认知虽然不一样,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让学生好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