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如下: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 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 70×50%/100=65%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 “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原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新购入原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原材料计划成本)
举例子给你
企业的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期初甲种原材料数量为50公斤,其计划成本为200/公斤,"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借方余额为100元,本月以210/公斤的价格够入甲种原材料50公斤,则本期甲种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 [100+(210-200)*50]/(50*200+50*200)=600/2000=3%
分母为:期初原材料数量*原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原材料数量*原材料计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