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法例规定汽车轮胎表面必须具有至少1mm深的纹道?

为甚么香港法例规定汽车轮胎表面必须具有至少1mm深的纹道?
2025-02-24 05:50: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法例就是保障安全..没有轮胎纹,会打滑..轮胎之于车子,正如鞋之于双脚。所以,眼尖的你应会发现路上跑的车子,它们的轮胎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胎纹,而在赛车场上的赛车,车轮却是平滑得像汽球表面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轮子的滚动原理。轮子能够带着庞大的车身移动,主要就是靠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而不断的向前滚行。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是所谓的抓地力。很多人一定会想,有胎纹的轮胎表面看起来比较粗糙,所以它的抓地力一定会比平滑的无胎纹轮胎大,事实上是如此吗?其实,理论上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并没有无关性,根据研究,用同一材质做成一个有胎纹及一个无胎纹、且表面性质相同之轮胎,使用时理论上摩擦力大小应该是相同。那么,既然有无胎纹对轮胎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轮胎要有胎纹?其实,轮胎胎纹还是有它的功用在。我们先来看看赛车场上的赛车。赛车的轮胎是平滑无纹的光头胎,也就是所谓的「热溶胎」。赛车是奔驰于专用的平坦无杂物的跑道上,所以在高速运转时会摩擦生热,当要胎温上升到摄氏80度左右,胎面就会开始融化而变得黏答答的,因此会变得像口香糖一般会黏住地面而产生极大的抓地力,所以才能应付马力强大的赛车。而光头胎因为没有胎纹,所以在下雨天时,平滑的轮胎因为无法排开积水,所以行进中的汽车就会所谓的水漂﹙Aquaplane﹚现象,而使得车子发生甩尾打滑的现象。因此光头胎无法用于街车,除非这部街车不在街上行驶,只在乾的赛车跑道上跑。所以,现在您应该明白了,轮胎上的胎纹就是用来排水用的,也就是用来将路面积水往轮胎二侧排出,以便轮胎能接触真正的地面而获得抓地力。同时,胎纹的存在,也等于增加了轮胎的整体表面积,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就有助于热能的交换行,在高速行驶时,轮胎才能将得到充足的散热,避免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过高而发生爆胎的危险。最后,我们来将轮胎胎纹功能做一个总结:一、 增加煞车力、驱动力和牵引力二、 改善操控性和稳定性 三、 避免侧滑四、 散胎的热量五、 降低噪音六、 增进乘坐的舒适性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