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2、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3、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4、子贡尊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也是第一个打破贵族教育垄断,开创私学的人。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名的弟子有七十二个,子贡便是其中之一。
子贡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 一次,鲁国有个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刚好被子贡听到了。他非常气愤,丝毫不因为那人在夸自己而给他留情面,当即打了一个比方。
他说,如果说每个人的才能就是一所房子,那么老师的房子围墙就有十多丈那么高,屋子里富丽堂皇,一般人没法翻过围墙看得到里边的摆设;而子贡我的房子呢,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接着,他又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可是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呀!大夫听了这一席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十分惭愧。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整整守墓六年。竭力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名声,守护老师的遗冢(zhǒng,坟墓),是子贡尊重老师的方法。
5、李宗仁尊师若父
抗日名将李宗仁幼年时有个叫曾其新的老师,驼背弯腰,被人们戏称“曾背锅”。可李宗仁却从来不因为老师形貌丑陋而产生疏远情绪,而是像尊敬父辈一样尊敬他,认认真真跟老师学习。
李宗仁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将军,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因为曾其新老师年老无依,李宗仁就让他长期随军,自己出钱奉养,还特地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自己也每天亲自去问安。
此外,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他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古代:
程门立雪: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现代:
毛泽东请老师吃饭
周恩来给老师捐款
朱德给老师让座
李宗仁尊师若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