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在高考中,作为写作的一种主要文体,一直是学生们学习训练的重点之一。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获得高分。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
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须引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 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作文,大家知道有很多种命题方式,比如看图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你想不到的,在大概五年前,03年、02年那个时候,我们非常流行的是话题作文,但是这两年我以去年考试全国各个省份,包括北京卷、上海卷、宁夏、海南卷辽宁等等,全国一、全国二放在一起,画图作文只考了一篇,这两年最活跃的是材料作文还有半命题作文,而这样的作文实际上在考前可以准备。比如半命题作文出了一个这样的东西“站在什么样的门口”,你可以当时有各种各样的想象,我一直坚持认为,好的学生,比如我自己高考作文的分数很高了,就是一篇满文,因为我写的是记叙文,我坚信好学生不用复习的,但凡那些差一些的同学,考前想拿一定分数的同学,我建议下面做一些准备,就跟英文作文一样,一般都是要准备的,比如说看到一篇文章前面都要写一些套路的,语文作文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的话,希望同学们,或者觉得你的文笔确实不太好可以在下面准备一些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不多,但各种各样的都可以写,比如说司马迁都可以写,他的《史记》就是创新,他写了别人没有写过的,他本身的奋斗史又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我们可以写一个人克服困难,他早年壮游,读了很多很多书,然后又来到全国的各个地方去为了写《史记》做准备,这是他早年的辛苦。其实我觉得很多咱们高校的,包括咱们中学的老师,给孩子们押题或者给孩子们讲作文材料,大家要写奥巴马,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觉得欠妥,因为去年我教的所有学生都告诉他千万别写奥巴马、千万别写中国十大感动人物,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老师都给孩子们讲这些,你想十篇里面会有九个孩子都写奥巴马,你不会想到判卷老师的感受。奥巴马不是文学是政治,感动中国很感动,但受到底不是一个文学性的东西,司马迁很俗很烂,但是文学,而且我们仅仅知道的司马迁可能就是他受到了宫刑。我非常高兴看到今天北京市判卷不再以中学老师为主了,很多都是大学,30%是高中主力老师,70%是大学老师。这些老师不会再欣赏孩子们上来就感动中国,不会欣赏上来就奥巴马,他们可能更愿意看到孩子们笔下的是苏东坡,哪怕是大江东去浪潮尽。我教孩子们很简单,同学们我们就写苏东坡,为什么他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潮尽,陶渊明是归隐,归隐就是躲避,苏东坡一方面受到儒家传统的影响,要去做官,要为老百姓服务,另一方面又是文人,文人本质就有归隐的心态,当官的时候不可以与别人同流合污,同时在官场上也有自己的,一方面在观察,又一方面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性,这是他之所以能够写出大江东去浪潮进的原因。孩子们如果关注这些东西,写司马迁不丢人,写苏东坡不丢人,反而在大家一片奥巴马的时候你出现了这样的东西,你的分数是高的,如果你的语言不够好,没关系,可以设计语言。语文考试如果你的基础不好,可以准备。这是作文这一块。
阅读也是有这样的规律的,很不该说,如果是北京卷的考生,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请你把这次海淀区一模考试和二模考试,以及西城区一模考试和二模考试的题好好看一看,因为这些地方的水平极其高,西城区第二次模拟考试半个月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叫徐未的人,西城区第二次模拟考试最后一道题是问文章当中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连续三年每一年都出现画线句子的问题,我不相信今年有太大的变化,这不是押题,这是题目的正常预测。我自己看过的卷子五六百套,都有一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题目,都几乎有一个词句理解的题,这样复习绝对每年问题。关键是知道考到这个了,你能不能答对这是问题。大家答题的可能经常漏点,2分今年就答两点,3分就答3点,点是为了保证你答的题目多,分数能够多,就是2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5点,8分4点。
审题。一般都是给一段材料让你自己提炼主题,提炼论点。
题目。不可含糊,最好能体现你的论点,在论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美化。
开头。开头不用太长,150字以内。可以通过举例,引用材料,引用名言等方法,一定要有吸引力,能引人思考。然后开头的结尾提出论点。当然你也可以先来个反面教材,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相当于驳论。
论述部分。一般以三个分论点最佳,围绕论点展开,平行并列或者层层递进更好。每一段里,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稍加理论分析,然后举例子,可以是详细的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子排比,不同分论点可以用不同的举例子方式。能加入一些积累的名言更好。举完例子一定要结合分论点分析,紧扣分论点,最后一定要用分论点来个总结。
可有可无的补充论证。比如你之前的写的非常绝对,有偏激的嫌疑,可以加一段来强调你其实是辩证的,两方面都有考虑的。
结尾。结尾要总结,理论为主,绝不能有大段的举例,总结全篇,和开头呼应一下,能升华更好。一定要再次点明论点。100字左右。
总之,你在写之前就要构思好分论点。文章中一定要多次点明论点的关键字,显得你紧扣题目。以及,字可以丑但一定要工整。字数大概比要求字数多25-75字最佳,不能过长。以上是一个套路。
本人高中写了三年议论文,去年高考时议论文50分。
在这简单说下吧:
(1)仔细审题。有观点后马上写到纸上,越多越好。
(2)多点题。写的过程中多点到题目(自己想的)或试卷上题目的关键字,这样能避免偏题。
(3)一口气。怎么理解呢,就是你有某种观点,觉得很有的讲,就一口气写下来,不要断。
简单说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懂的还可以给我留言。
准备各类范文,做好事多个主题都能套的 ,记忆一些生动的距离和论据,到时会用得上,如果是作文高手,那肯定随便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