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烧苗
肥料过多或床温过高所致。瓜芽出土前发生烧苗,瓜芽呈蒜瓣状,上小下大,无主根或无根毛,或主根表面呈锈黄色。瓜芽出土后发生烧苗,子叶呈缺水状,小且浓绿,有萎蔫或新生真叶黄白,呈黄心苗。防止烧苗首先要控制施肥量,不要过量施农家肥或不施生有机肥,最好用复合肥拌土,每立方米营养土拌250克。其次,烧苗的苗床要勤上水,甚至于大水冲肥,严重时还要换土和遮荫。
(2)种芽“带帽”
覆土过薄或过干、种子问题所致。无籽西瓜种子由于种胚发育差,种皮厚,育苗过程中,经常发生“带帽”现象。播种时,根据种子大小来掌握播种深度或覆土厚度,小粒种子浅播或覆土薄些,大粒种子深播或覆土厚些。覆土要湿,并在播后采取保湿措施,如盖地膜等。
(3)瓜苗生长点缺失
肥害或药害、冷害或冻害、长时间贮藏的陈种子所致。刚出土的瓜苗,生长点较幼嫩,耐肥、耐药能力较弱。此时,如果叶面喷药或追肥的浓度偏高或者喷洒量过大,极易使生长点受到伤害而停止生长。幼苗遇低温受到冻害或冷害时,生长点往往会被冻死而缺失。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子,无生长点的瓜苗相对增多。
(4)西瓜僵苗
低温、干旱和肥少所致。播种过早或遭遇连阴雨天,致使苗床温度低所引起的僵苗,子叶较小,边缘上卷,下胚轴太短,真叶出现后迟迟不能展开,叶色灰暗,根系不发达,颜色呈黑褐色。苗床干旱而引起的僵苗,子叶瘦小,边缘向外翻卷,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根系锈黄色。土壤施肥过少而引起僵苗,子叶上翘,叶片小而发黄,向上卷起,有时边缘干枯。西瓜出现僵苗后,不但推迟生育期,影响早熟效果,而且对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及时预防,措施有:加强增温保温措施,减少通风量,尽可能使苗床接受更多的光照,提高床温。在育苗季节经常出现低温天气的地区,应采用加温苗床育苗。加强苗期肥水管理,适时适量浇水。注意营养土中肥料比例,若怕肥多烧苗,在营养土配制过程中,一般不使用鸡粪和速效化肥。
(5)徒长苗
表现为下胚轴细长,叶柄长,叶片小,叶色淡,苗细弱。主要原因是育苗时苗床不敢放风或放风不及时,尤其是在幼苗露心前不注意放风降温,苗床高温高湿造成的。因此,在苗床管理过程中,通风降温一定要及时。
(6)易发猝倒病
苗床土壤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弱、通风不良等条件不利于瓜苗的生长,而利于猝倒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致。提高土壤温度,通风降湿,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猝倒病发生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猝倒病,立即用药剂进行防治,阻止病害蔓延。
(7)闪苗
苗床内温度较高、外界温度低的情况下,骤然放大风,幼苗由温、湿度较高的环境猛然转入低温干燥环境,不能适应而引起的叶片失水萎蔫。预防的方法是:苗床放风要由小到大,逐步进行,使幼苗慢慢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浇水或喷药需要揭棚时一定要在晴天日出气温回升后进行。
(8)灼苗
发生在育苗过程的后期、晴朗天气的午后。太阳直射床内,使畦内温度很高,尤其是在苗床湿度较小的情况下,幼嫩的叶片因此失水、干裂,以至死亡。特别是靠近塑料薄膜的叶片,症状更为严重。防止灼苗的办法是苗床及时浇水保湿,在晴朗天气的中午要加大放风,勿使床内的温度过高,同时注意避免使幼嫩的小苗突然见到强烈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