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发病年龄是多大?

2025-04-28 18:54: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脑萎缩起病较为缓慢,呈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的发病年龄难以明确肯定。其临床的表现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脑萎缩有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及皮层、小脑、脑干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后等)。因其病因复杂,起病缓慢,不易被发觉,病程长,进展缓慢,而且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及早发现、积极适当的控制病情和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2:

中老年发病较多,大都在60岁以后。

回答3:

一般常发生于中年45岁以后

回答4:

临床表现与脑萎缩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其中弥漫性脑皮质萎缩主要包括痴呆,智力迟钝,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行为障碍。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组织自身萎缩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脑萎缩包括儿童脑萎缩和成人脑萎缩。老年人更常见。萎缩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