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生就业率确实很高,花费35万一方面是他们父母所强制要求的,第二方面就是他们认为过程很值得,最后就是他们认为35万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个美好的前程!
父母要求:
在国外很多留学生或者是当地的大学生跟中国的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传统往往都是大学生在自己要求之下去,某所大学或者是在父母的建议之下去某所大学,但是在英国以及在法国德国等地,他们大学生所去的学校往往都是由他们父母从小便指定的,一旦他们的分数和他们的条件足够去这所大学的时候,他们便只能去对这个大学!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去某所大学的!
认为35万很值得:
如果把35万拿到中国的大学学费中来讲,他是十分高额的,而且35万可能够好多人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的所有费用,但是在英国则不然,在英国这35万学费中可能有一小部分是属于学校的专门性学费,但是有一大部分可能是学校中的一些实践活动所花费的费用,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晚上的差旅费用。还有一部分最重要的费用,那就是实践之前的培训费,奇怪的是,英国的大部分家长他们都认为这35万物超所值!!
为了更好的前程:
我的例子来说,在中国可能有人愿意拿35万去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绝对有很少的人会支持拿35万去上一个好的大学。在这里面存在着这样一种逻辑上好的大学是为了有一份更好的工作,但如果可以用这份金钱直接走到那份工作的话,那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减去中间上大学的这个环节。但是在国外,尤其在英国和法国,他们的传统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过程是最重要的,而结果只是相对的,相反,他们也只比较注重在过程当中的一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在他们看来,只有你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变化,才能有一份更好的未来的前程!!
上大学是提高个人素质以及拓宽就业机会的途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不读大学会更难,随着就业市场要求越来越高 没学历就没机会
因为英国贷款上大学是非常正常的,几乎每个英国学生上大学都是负债的情况。
既然已经开始读下去了肯定要坚持读完,而且其实读大学是在给自己投资,当然要先付利息。
能够读书的干嘛不去,不过都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能够去国外留学以后自己的价值自然就上去了。